2023-04-26 17:2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蔡天新


·“海丝文化与福建”百题·


莆田卷)96.清代兴化海上丝路中西方文化交流

 


清代,随着西方经济文化的不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严重冲击。一方面,中西文化融合引发了中国境内传统教育的转型、宗教文化的分裂和儒家传统观念的重大改变。另一方面,随着海上贸易的蓬勃发展,中外经济交流不断扩大,人员往来更加频繁,中国传统文化伴随华侨华人足迹,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国,实现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

清代,兴化境内传统道教、佛教开始衰落,不少僧尼道士开始向海(境)外发展,顺着海上丝绸之路,在各侨居地弘扬中华宗教文化。同时,兴化三一教、金童教、先天教、无为教等传统信仰,也陆续向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各国传播。特别是妈祖信仰广泛传播到日本、琉球、朝鲜、越南、缅甸、泰国、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以及非洲和欧洲等一些国家和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海洋文化。

 

    一、佛教文化交流

 

海外佛教传播始于明代,早在明洪武(1368—1398)年间,闽人三十六姓移民琉球王国时就将中华佛教带到侨居国,并在琉球创建神庙,供奉观音和妈祖神像。清顺治(1644—1661)年间,闽商在日本长崎创建了崇福寺和黄檗万福寺,邀请兴化高僧释超元住持崇福寺。释超元在日本弘扬中华佛教9年多时间,创立了“盘圭禅”,并成为日本江户时期(1603—1867)广泛流行的汉传佛教。还有莆田著名法师性莹,于顺治十一年跟随师父隐元东渡日本,在日本参与黄檗宗的创立,成为黄檗宗万福寺第四祖。性莹禅师在日本境内弘扬汉传佛教达52年之久,培养了两名高徒——圆通、法眼。圆通系日本歌山光明寺住持,精通书法,在日本有较高的知名度。法眼为日本法福寺开山鼻祖,也是日本境内著名的高僧大德。性莹是日本黄檗宗的代表人物之一,生前著有《扶桑寄归往生传》《语录》等传世作品。

东南亚各国的中华佛教传播始于明末,最早海外佛寺为马六甲青云亭,创建于明朝。清同治八年(1869年),兴化移民在马来亚雪兰莪万挠又创建了感应亭,供奉观音菩萨和三一教主神像。兴化移民还在吉打创建了“龙凤庵”,也称“观音亭”,兼祀奉妈祖、林伯公、至圣先师孔子等。还有光绪十四年(1888年)兴化侨民募建的槟城里水乡极乐寺,光绪十一年马来西亚太平地区莆仙移民创建的凤山寺等,并有多批兴化高僧前往马来西亚境内弘扬中华佛教文化。

清末,莆田各大丛林宝刹纷纷向东南亚各国派出高僧大德,边弘扬中华佛教,边创建海外下院。如莆田南山文化寺先后创建了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协天宫、三宝垄大觉寺、苏门答腊喃嗙大兴庙、井里汶巴杞安潮觉寺、雅加达丹基百达新疆广化寺、苏门答腊巴东西兴宫等。莆田囊山慈寿寺先后在海外创建了马来西亚芙蓉坡紫竹亭、巴生观音亭、慈光亭,以及印度尼西亚椰加达金德院、廖内岛妈祖宫(兼奉观音神像)、茂物福德庙等多座下院。江口鼓峰涌泉寺的海外下院也有5座,为马来西亚槟城大山脚观音亭、亚依淡法华岩寺和吉隆坡广福佛宫,以及印度尼西亚棉兰宗圣宫、关帝庙。特别是莆田梅峰寺海外弟子众多,先后创建了18座下院,诸如新加坡天皇坛,大吡叻三宝洞、圆通寺、凤山寺,槟榔屿罗山慈山寺,沙捞越古晋友圣公宫,苏门答腊福莲寺、紫云堂,棉兰观音亭等。

鸦片战争后,兴化僧尼顺着海商足迹将中华宗教文化弘扬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如仙游九座寺、三会寺、会元寺等都先后派出多批僧尼出国弘法,如释圆仁就是最早前往海外传教的仙游籍僧人。另外,东南亚各国也有不少仙游籍高僧住持的寺庙,诸如仙游高僧释通源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南渡印度尼西亚暗邦弘法,得到了暗邦东益锡矿华侨信众的大力支持,后来募建了暗邦弥陀岩。宣统(1909—1911)年间,莆仙华侨还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创建了白云岩……据不完全统计,清末,兴化五大丛林(广化寺、梅峰寺、囊山寺、龟山寺、鼓峰寺)在东南亚各国共有40多座下院,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华佛教文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三一教文化交流

 

三一教,又名三教、夏教,创始人为莆田儒士林兆恩(1517—1598),字懋勋,号龙江。三一教起源于明嘉靖(1522—1566)年间,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

明末清初,三一教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分裂为两大派别。一派是从学术方面继承了林兆恩的学术主张,其成员以知识界为主,有把林兆恩看作有成就的理学家,恪守三一教的学术研究传统,并对门徒的宗教迷信活动进行批判。另一派则从宗教仪式方面继承林兆恩的宗教信仰遗产,尊林兆恩为“教主”,称三一教为“夏教”,秉承教义,完善教规、教仪和教阶等仪式,采用宗教模式推动三一教的传播与传承。

海上丝绸之路上最早传播三一教信仰的为台湾。康熙(1662—1722)年间,莆田三一教门徒陈布前往台湾传教,在台北创建了岛内第一座三一教堂祠,并在岛内发展门徒。至乾隆(1736—1795)年间,岛内三一教门徒增多,并先后创建了多座三一教堂祠,门徒主要分布在台北和台中地区。清末,惠安樟坑村林主等一批三一教门徒迁徙台湾定居,将随身携带的三一教主林兆恩塑像与安尊王神像(惠安民众尊崇的神灵)一起供奉在新竹的一座庙里,并在新竹发展门徒,后来也在新竹创建了一座三一教堂祠。到了20世纪初,随着兴化移民的陆续增多,岛内三一教信仰日渐兴起,发展成为台湾一大教派。

东南亚各国三一教信仰始于康熙、乾隆年间,其传播者主要为兴化移民。如同治八年(1869年),仙游籍三一教门徒张启,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创建了一座感应亭,中间供奉观音,右边为三一教主,左边为妈祖。还有光绪二十年(1894年)创建的珠兴祠、光绪二十五年创建的马来西亚雪兰莪霹雳太平的崇圣宫等。至清末,马来西亚境内已经有五六座三一教堂祠,这些三一教堂祠与道教、佛教宫庙不同,不叫寺或观,而称堂、祠、院、洞、宫等,堂祠里供奉林龙江教主和张三峰、卓晚春、卢文辉、林至敬、朱慧虚、张洪都等三一教门徒神像,兼奉孔子、老子、释迦牟尼和观音等神像,体现了三教合一的宗教特征。

越南、泰国、缅甸、新加坡等国也有三一教信仰者。如创建于光绪二十五年(1900年)的泰国普元堂,位于泰国佛统市区,主神为三一教主。还有创建于光绪十一年的缅甸勃生三圣宫,主祀三一教主及其四大门徒,以及道教、佛教等神像。越南、新加坡等兴化人侨居地,清代也建有多座崇圣堂、兴圣堂等三一教堂祠。清末,三一教信仰已经在东南亚各国广泛流传。

日本境内三一教信仰始于清代,开始是由莆仙两县商人(三一教门徒)通过海上传播过去。康熙、乾隆年间,国内严禁“邪教”,不少三一教门徒前往日本境内定居,并将三一教信仰传播到日本。至清末,日本境内三一教信仰逐渐兴起,引发了日本学者的兴趣,并对三一教信仰进行了专题研究。日本国内许多文库、大学图书馆和研究机构都收藏有《林子全集》和三一教书籍,其数量达数百卷,成为海外各国收藏研究三一教文献资料最多的国家。

鸦片战争后,随着五口通商的开放,三一教信仰伴随兴化商船越走越远,逐渐传播到欧美一些国家。诸如法国、德国、美国、英国等都有三一教信仰,并建有三一教堂祠和研究三一教信仰的专家学者。

 

    三、妈祖信仰传播

 

清廷出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巩固执政地位的需要,积极推崇妈祖信仰,先后15次褒封妈祖并多次赐匾,封号从天妃、圣妃,到天后,褒封等级无以复加。加上清代海上贸易出现了空前繁荣,妈祖信仰伴随广大商人足迹沿海上丝绸之路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国。

清代,马来西亚境内妈祖信仰十分广泛,广大华人掀起一股创建妈祖庙的热潮,创建了众多妈祖行宫。如创建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的槟城广福宫,创建于乾隆(1736—1795)年间的丹戎槟榔天后圣庙,创建于嘉庆五年(1800年)的马六甲永春会馆天后宫,创建于嘉庆六年的槟城嘉应会馆天后宫,创建于道光(1821—1850)年间的马六甲清华宫、福建会馆天福宫和丁加奴和安宫等。另外还有丹戎天后宫、彭亨天后宫、瓜拉天后宫和立卑天后宫等。至宣统三年(1911年),马来西亚境内共有20多座会馆妈祖庙,分布在全马各个角落,妈祖信仰非常广泛。

印度尼西亚境内也创建了众多妈祖庙,如创建于乾隆十五年的雅加达南班登安妈祖庙,创建于乾隆十六年的巴达维亚天妃宫、爪哇三宝垄天后宫,创建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的爪哇南旺慈惠宫,创建于咸丰三年(1853年)的岩望慈德宫,创建于同治六年(1867年)的锡江市天后宫,创建于光绪(1875—1908)年间的棉兰天后宫、布兰塔斯河慈惠宫、茉莉芬市惠荣宫、苏拉威西岛天后宫、俄伦打洛部天后宫、爪哇福安宫、苏迪尔曼街慈德宫、茉莉芬市慈荣宫、宗邦(现志愿者街)福隆宫等。至清末,妈祖庙几乎遍及印度尼西亚各主要商埠,境内妈祖信仰十分广泛。

泰国境内妈祖信仰也十分广泛,先后创建了不少的妈祖庙。如创建于道光十四年(1834年)的曼谷打恼路玄天上帝庙和创建于道光二十六年的宋卡城隍庙,都配祀了妈祖。还有创建于咸丰元年(1851年)的曼谷石龙军路七圣妈庙、创建于同治三年(1864年)的福建会馆天后圣母宫、创建于光绪八年(1882年)的曼谷嵩越路天后宫、创建于光绪十三年的洛坤城天后宫、创建于光绪二十年的暹京闽山亭、创建于光绪二十一年的素叻它尼府班路天后圣母宫等,都是真正的妈祖行宫。更难能可贵的是,泰国六世皇曾于宣统三年(1911年)亲自巡视洛坤妈祖庙,并御赐“铜香炉”,表明泰国王室对妈祖的认可,有力地推动了泰国境内妈祖信仰的传播与传承。

缅甸境内最早的华人神庙为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创建的阿瓦观音庙,此外还有嘉庆十一年(1806年)创建的八莫关帝庙,里面都兼祀了妈祖神像。缅甸最早的妈祖庙为缅南丹老天后宫,至少创建于公元1837年,现尚存的大钟上面镌有“道光十七年献”等铭文。特别是缅甸仰光庆福宫,创建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该宫以福建海澄霞阳社的庵庙为蓝本,建庙材料从福建用帆船海运过去,是缅甸境内规模最大的妈祖庙,石台木柱、青瓦花砖,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既带有闽南建筑风格,又富有异国风情。

越南境内妈祖信仰始于明代,妈祖庙建设则始于清代。如康熙(1662—1722)年间,广肇会馆成立后创建了天后宫。随后,福建会馆成立后也捐资创建了天后宫。清中后期,越南境内先后创建了多个妈祖庙,如南圻柴棍铺天妃庙、永隆市天后庙、沙沥天后庙、小芹县天后宫、边和七府古庙等。其中规模最大的为穗城会馆天后庙,俗称“阿婆庙”,创建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此外还有嘉庆八年(1803年)的粤东会馆天后宫。在广大华侨华人的推动下,越南境内妈祖信仰迅速扩大,尤其是沿海地区的越南民众也信仰妈祖,并创建了多座妈祖庙。

日本境内妈祖信仰始于元代,发展于明,鼎盛于清。从日本江户中期起,长崎、神户、京都、横滨等地已有华人从事商业贸易,逐渐形成了中华街,并开始创建神庙,兼祀妈祖神像。特别是福州三山公帮每年三月初都会在崇福寺里举行妈祖诞辰祭祀活动。同时,日本海商在华人的影响下也开始信仰妈祖,如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日本大船主伊藤五左卫在大北半岛大间村创建一座天妃祠,这是首座日本人创建的妈祖行宫。此外还有乾隆四十五年(1708年)创建的长崎八闽会馆天后宫、光绪十三年(1887年)日本关西华人创建的天后宫等。光绪十九年中华会馆成立后,也集资创建了一座协天宫。特别是神户华人庙宇宏伟壮观,经常开展各种祭祀活动,逐渐发展成为华人民间信仰的活动中心。据日本文献载:“妈祖信仰等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根植于神户华侨华人社会中,伴随着华侨华人在异国他乡的生存与发展。”(日)潘宏立等:《日本关西地区华侨华人社会及中国传统信仰》,载《第四届世界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228页。

清末,妈祖信仰开始向美洲、大洋洲传播。美国境内妈祖信仰始于19世纪中叶的淘金热,据咸丰二年(1852年)统计,当时美国西海岸的华人淘金者已达46897人。梁启超:《新大陆游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版。这些闽粤百姓随身带上妈祖神像远渡重洋,把妈祖信仰带到了太平洋彼岸,并于咸丰二年在旧金山创建一座妈祖庙,即威佛莱街天后宫。由于天后宫香火旺盛,香客络绎不绝,妈祖庙周边迅速形成了商业区,华人们取名“天后街”(Union Square),即现在旧金山市联合广场附近。后旧金山发生大地震导致妈祖庙倒塌,但妈祖信仰传播没有中断,继续在华人圈里传承了下来。

大洋洲妈祖信仰源于19世纪50年代的淘金潮。据史书载,咸丰元年(1851年),传说大洋洲发现大型金矿,东南沿海大批百姓抱着淘金梦前往澳大利亚。几年之间,澳大利亚境内云集了数万华人。这些华人为了海上航行平安,随身携带着妈祖神像,便把妈祖信仰传到澳大利亚境内。据澳大利亚专家研究资料,1850—1860年,大洋洲境内共有华人庙宇20多座,其中有多个妈祖庙,华人信仰妈祖者众多。

非洲的妈祖信仰传播始于明初。清代,闽粤商人陆续前往非洲东部的毛里求斯经商,并成立了嘉应会馆,还集资创建了一座华人宫庙——明山宫,其中兼祀妈祖神像。同治八年(1869年),改嘉应会馆为仁和会馆,会员有福建籍和广东嘉应、南顺等地商人,会馆设在明山宫里。咸丰九年(1859年),广东南海、顺德等地移民联合成立了南顺会馆,并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创建了会馆天后宫,现仍存有落款光绪辛丑十月由邓锡标、邓玉书、邓深宁、邓汝红、邓裕光等人敬献的石香炉,妈祖作为主神供奉。清末,随着海上贸易发展,大批闽粤华侨到达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尼日利亚、肯尼亚、南非等国家经商贸易,并将妈祖信仰传播到非洲各侨居地。

 

    四、基督教传入与发展

 

随着海上贸易发展,西方基督教沿海上丝绸之路大举传入我国东南沿海,但遭到康熙皇帝的严厉打击。鸦片战争后,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保护下,各国传教士又纷纷踏进中华大地,通过各种渠道将西方意识形态传入中国境内,冲击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藩篱,仅兴化府境内就有罗马天主教、巴黎外方传教会、美国美以美基督教差会和英国圣公会等。

罗马天主教(Catholic Church)。据载,康熙(1662—1722)年间,有位湖南籍陈姓天主教徒,携带家眷乘船南下,在海上遇风漂流到兴化平海澳定居,他将该地命名为“湖南村”,并“于该村建立湖南堂,为县内第一座天主教堂”。“同治十年(1871年)由江神父筹划重建新堂”。道光(1821—1850)年间,朝廷宗教政策日渐松弛,西班牙神父万思源潜入莆田平海,传播天主教,发展教徒,之后,境内陆续建起天主教堂、点。如莆田县先后创建了谢厝堂、平海堂、南日堂、莆田堂、涵江堂、上店堂、刘厝堂、樟林堂、石狮堂、东洋堂、北高堂和蔡埭、西江、莒溪、沟下、曾厝等教点。仙游县也创建了隆兴堂、学士堂、大埔堂、杉尾堂、至喜亭堂等,并发展了一批教徒。莆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莆田县志》,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978页。

巴黎外方传教会。该教是西方天主教的一个新教派,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康熙(1662—1722)年间,巴黎外方传教会派人到福建沿海传教,在兴化府城设立教会,传经布道,培养了一位著名莆籍教徒——黄加(嘉)略(Arcade Hoangh,1679—1716年)。黄加略7岁丧父,母亲将他交给在巴黎外方传教会的传教士李斐理(la Blanc)抚养。李斐理离开莆田时,又将黄加略托付给莆田巴黎外方传教会主教梁宏仁(Artus de Lionne)抚养。康熙四十一年,梁宏仁主教奉命前往罗马汇报中国的“礼仪之争”(即康熙皇帝与外国传教士就宗教崇拜引发的争论),随带黄加略一同前往,并送他到罗马神学院深造。黄加略后受聘于国王路易十四的中文翻译官,负责翻译传教士的信函、整理皇家图书馆的中文书籍,以及翻译天文学、中国经典著作等,他还编写了一部《汉法词典》。林金水:《福建对外文化交流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07—309页。而莆田境内巴黎外方传教会也因梁宏仁主教的离开而中断。

美国美以美基督教差会。又称美以美差会,是美国卫理公会分裂出来的新教派——美国北方卫理公会(1844—1939)。莆田境内美以美差会传播始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最早的教徒为南日岛渔民林振珍,他在福州由美国传教士明正理(Samuel Lybrand)洗礼入教。随后,受福州教区委派,林振珍先后在南日、平海、郡城、仙游、涵江和永春、大田、德化等地传教,发展教徒,创办教堂,并成立兴化、莆田、涵江、仙游等多个教区。至同治十一年,成立了美以美差会兴化教区,兴化境内共有牧区12个,教徒774人,福州教区选派传教士麦利和(Robert Samuel Maclcy)负责兴化地区的教务。同治十三年,林振珍又先后成立永春牧区、德化牧区和大田牧区。光绪四年(1878年)合并成立了永德大教区,隶属兴化教区管辖。至光绪十六年,美以美兴化教区共管辖14个牧区27个教堂,信徒1027人。林振珍因传经布道卓有成效,被美以美总会誉为“兴永教会之开山祖”。

光绪十六年底,美以美总会派遣美国传教士蒲鲁士(William Nesbitt Brewster)主持兴化教务。蒲鲁士(1864—1917),号“叟堂”,被誉为“宣教士驻内地之发起人”。他发明了“兴化音罗马字”,使兴化百姓能够在短时间里学会诵习《圣经》。同时,他还拓展各种社会公益事业,先后创办了学校、医院、疯人院、盲人院、盲婴堂、孤儿院、公德社、戒毒所等慈善机构,为地方公益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在西式教育、倡导女性人权和西医西药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据光绪二十三年统计,兴化境内共有教会义塾、义学37所,在校学生628人。另外,为了解决传教经费,蒲鲁士还创办了美兴印刷局、美兴纺织厂、碾米厂、面粉厂、报社等。

清末,兴化美以美差会的影响力迅速扩大,基督教的“福音”从城区传播到莆仙沿海、平原和山区,教徒队伍不断壮大,教堂星罗棋布,遍布城乡。据光绪三十三年统计,兴化教区共有美以美教堂112个、外国传教士24人、本地传道员314人、华人年会会员38人、教徒近万人,教会影响力渗透到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

圣公会。也称“圣公宗”“安立甘会”等。同治元年(1862年),圣公会福建教区派遣英国传教士宋恩(Thomas Stringer)到兴化“开荒布道”,并建了“圣公会莆田支区”,建立教堂,委任华人牧师陈总信为会吏,胡约翰、罗为霖为布道使。光绪十九年(1893年),经福州教区批准正式成立圣公会“莆田支区议会”。至光绪二十一年,莆田县共创建7所圣公堂,有传道员6人,洗礼教徒189人。

光绪十五年,莆田圣公会在“三官店”召开支区首次会议,仙游派代表参加。光绪十八年,英国圣公会在仙游南门建立“圣公会仙游支区总堂”,首任牧师为陈宗圣(古田县人)。此后,仙游圣公会信徒积极在各乡村游历布道,发展信士,并集资创建了一座136平方米的大教堂。据光绪十九年统计,仙游境内共洗礼圣公会信徒68人、信友1100多人。

19世纪90年代起,莆仙两县圣公会改变了传统的宣教方式,采取教育传道、施医传道和公益事业传道等方式,圣公会声誉迅速提高。特别是在施医传道方面卓有成效,先后创建了兴化圣教医院、仙游私立圣路加医(分)院和江口分院,以及一批妇科门诊科室。同时,圣公会还创办多所职业技术学校、小学、孤儿院、盲人院、麻风病院等慈善机构,为地方公益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至光绪三十一年,圣公会兴化支区共有神职人员26人、信徒1265人,其中领圣餐者567人。

虽然西方传教士的目的性很强,始终是为了兜售西方宗教文化、改观东方人意识形态和传统价值观,但传教士所采取的教育传道、施医传道、公益布道和实业养道等措施,客观上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