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6 00:1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林张辉



南下南下

——记永远的长江支队

 

林张辉

 

 

建瓯,位于福建闽北的千年古城,城墙路内侧的黄华山公园为城中之山,林木葱郁,曲径通幽,亭台楼阁点缀其间,青黛秀丽为芝城胜景。登上山顶,远眺三溪合璧,蜿蜒曲折,奔流不息;俯瞰城关,楼宇林立,顿觉心胸开阔。

漫步山腰,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右侧,有一座长江支队二大队二中队纪念碑亭,记录了长江支队二大队二中队的英雄事迹,这也是当初全国首座纪念长江支队二大队二中队的碑亭。古城建瓯不仅是福建省的要冲和咽喉,还是长江支队南下干部分赴八闽大地开启建设新福建的会师地和出发地。此后,4000多名长江支队干部像树苗一样,分赴八闽大地,长成参天大树,为福建各地政权的建立、经济和社会秩序的恢复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回望历史,硝烟散尽,但伫立亭中,看着一串串名字,听着讲解员深情讲述的一段段烽火往事,不禁感慨万千,思绪仿佛一下子拉到那段毛主席号召的“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战火硝烟中。

 




南下南下,跨过长江的特殊队伍

 

1949年初,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全面胜利, 全国解放已是迫在眉睫。在部署渡江战役的同时,中央决定在太行、太岳两个解放区50个县抽调4300多名干部,组成6个地区、30个县、199个区的成套班子,准备接管长江以南的新区政权、建设新中国,这就是进军福建的长江支队。

长江支队1949年2月在山西武安组建集训,系统学习了新区政策、财经知识、城市接管、公安保卫等内容,并实行严格军事训练。两个多月的武安集训,是对南下干部新时期新任务、党的方针政策和纪律方面的系统教育。太行区党委、太行行署给每个同志赠发了《远征干部纪念册》,两套佩有“中国人民解放军” 胸章的粗布军装,五星军帽,还有蚊帐、雨布等。4月25日,长江支队在盛大的欢送仪式中,迎着蒙蒙细雨,整装南下。他们从太行山到武夷山,从黄河畔到闽江源,跋山涉水,披星戴月,历时270多天,行程3000多公里,途经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8个省65个县。8月初,跨过仙霞岭,会师福建建瓯。

在中共福建省委的领导下,长江支队参与组建了建瓯、南平、福安等6个地区的地、县、区三级党政群团领导班子。从山西南下的长江支队第二、第三大队分别接管了福建北部的建阳地委和南平地委。以长江支队为代表的山西老区南下干部,把青春、热血甚至生命献给了他乡,许多人长眠在八闽大地。

长江支队南下时,福建全省还有国民党军队15万人,土匪5万多人、特务1万多人、“大刀会”等反动会道门组织10多万人。当时的福建由于反动政权的掠夺和灾荒,百业凋零,百姓生活贫穷,全省兵匪横行,社会治安混乱。长江支队队员们到达福建后,顾不得人地两生、语言不通、水土不服等种种困难,在中共福建省委的领导下,不仅主动接管和组建了建阳、南平、福安、闽侯、晋江、龙溪6个地区的各级党政军领导班子,还参与了省直机关和福州、厦门、永安等地市政权的接管建政。

 

野火春风,会师建瓯立新政

 

接管建瓯政权的是长江支队二大队二中队,共109人,党员87 人。二中队进入接管的建瓯地域,不仅是长江支队入闽的会师地, 也是福建省委、三野十兵团、长江支队与当地坚持斗争的地下党、游击队会师地,社会面较为复杂,南下干部团和建瓯本土干部面临政权巩固、征粮支前、剿匪反特、土改反霸等重大任务。

经地委批准,建瓯县成立了以孟健、雷宏为书记和县长的县领导班子,并迅速开展宣传发动和征粮筹款、支援前线、剿灭匪特等工作。国民党反动派不甘战败,在建瓯解放前夕网罗地痞流氓,勾结山区土匪成立“反共救国军”。拉反动队伍进入山区,成立突击司令部,到处打家劫舍,祸害群众,并将目标集中在刚组建的区政权上。从1949年秋到翌年秋天的一年时间,反动派先后攻打吉阳、南雅、小桥、东游、东峰等区公所,南下干
部石正、周则仁、常全等多位同志英勇牺牲。特别是1950年4月20日,年仅27岁的南下干部常全带领12名武工队员到小桥阳泽征粮,返回途中遭埋伏此地的十倍于我方的匪徒伏击。经过激烈战斗,虽敌方也损失惨重,但13名征粮战士全部牺牲。如今,建瓯市还在阳泽村建立十三烈士陵园深切缅怀。

面对匪患,1949年10月,建瓯县人民政府迅速发布了《全面开展剿匪、肃特、反奸》布告,全面发动群众开展剿匪反特工作。年底,组织兵力对阳泽、玉山一带土匪进行清剿,毙匪5名,伤匪14名。1950年1月,配合八十四师进剿高阳、叶墩的匪徒师部,俘虏土匪100多名。接着又包围特击司令部直属第三团,匪首吴永财率200多人投降,并缴获步枪近百支、子弹1700多发,解救被绑架的群众,狠狠地打击了土匪反动派。

在军事攻势的同时,政治攻势也齐头并进。县政府发动群众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在敌人内部瓦解分化,许多匪徒下山自首。据统计,半年左右共毙匪750多人,瓦解匪徒860多名,剿匪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

8dd4c4f9-a228-4f42-95c4-81e43f77ab7d.jpg

长江支队建瓯会师纪念馆

除了南下干部,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瓯县干部来源还有建瓯地下党员、南下服务团、福建公学学生、新吸收的知识青年共计200多人。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从革命根据地锻炼出来的南下干部熟悉党的方针政策,革命意志坚强,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有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英雄气概。虽然当时生活条件极为艰苦,每人每天只有三角菜金、一斤半大米,但从不埋怨,积极工作。在这批骨干力量带动下,全县交通、邮电、税务、银行、电业、医院、学校等部门都建立起来,并有效运转。

 

时光荏苒,历史是永恒的丰碑

 

建瓯解放以来,长江支队干部与本土干部亲密合作,与建瓯人民同甘共苦,在接管建政支前、土改反霸、巩固政权、创办工业、发展农业、摘活经济、大力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以及后来的改革开放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和他们的下一代都扎根闽北,本着“听党召唤,一心为民,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长江支队精神,在八闽大地上挥洒青春,以一颗赤诚之心为建设繁荣昌盛的新福建奉献了毕生心血,将自己的生命贡献给了人民的解放建设事业,长眠在这片热土,把他乡变成了自己的故乡。

江山不负英雄泪,且把利剑破长空。时光荏苒,但后人永远铭记南下干部的历史功勋,在今天的南雅镇205国道建溪河畔, 绿荫围绕处,建立不久的长江支队建瓯会师纪念馆坐落于此。我详细地参观了该馆,它以长江支队“会师建瓯、建政立业”为主线,围绕“风华正茂出两山”“会师建瓯立新政”“—生辉煌留八闽”“南下精神永流传”4个部分,展现了长江支队豁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革命风采和建瓯人民为解放事业而努力奋斗的壮丽画卷。通过照片、文字、实物、视频、砂岩浮雕、人物塑像、声光电投影动态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再现了70多年前4000 多名南下干部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冒着战火硝烟, 到达素有“八闽首府”之称的建瓯,与闽浙赣省委和游击队胜利会师,之后与福建人民一起艰苦创业,为福建的革命、建设和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把辉煌留在八闽大地上的光荣历史,看完总让人双眼湿润。

历史不会忘记,“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百万雄师中这支南下队伍,这支永远的长江支队。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建瓯》;图片来源于大武夷新闻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