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6 10:22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练建安



·“重温党史 不忘初心”专题·

红旗飘飘映珠江

 

练建安

 

 

革命旧址

 

我们将前往珠江村。

珠江村位于莆田市秀屿区东峤镇西北角,西北环山,东南临海,南有盐场,中为平原,素有“东峤粮仓”之称。

天空湛蓝,海风吹拂,我们出秀屿城区,驱车东行,一路顺畅,来到了珠江村的林氏宗祠之前。

林氏宗祠是一处古意盎然的南方宗祠建筑,夏日的阳光下,静悄悄的。不远处,秀屿港轮船进进出出,一派繁忙。时光在这里仿佛凝固了。

村志说,珠江村原名“珠墩”,两千四百多户一万三千多人。现在的珠江村有珠江、过埭、利厝、西余、后埔五个自然村,林、俞、唐、吴等姓在此聚居,林姓人口最多。珠江林氏,是此地的名门望族,南宋理学家林光朝即为该族著名先贤。

林氏宗祠不仅仅是一个沿海家族的古老公共建筑,更重要的是,它是莆田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莆田市秀屿区廉政教育基地、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闽中游击队珠江中队旧址。

在林氏宗祠门坪的正面围墙边,建有一座莆田沿海神事寿灯式“半全曲”的革命烈士亭,花岗岩石碑刻,亭两侧,有一副楹联:“红旗建莆海,碧血照珠江。”大字笔势遒劲,凛凛透出浩然正气。这是对珠江村革命斗争历史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步入林氏宗祠,宽阔的天井阳光普照。修葺一新的宗祠内,是占地面积630平方米的革命纪念馆。馆内廊墙上悬挂着珠江中队简史、老革命题词题字、革命烈士生平事迹、历史照片。陈列柜玻璃框内残缺的枪支,陈旧的证章、斗笠、蓑衣、饭罐、马灯,锈迹斑斑的大刀、梭镖、子弹壳……所有这些,似乎都在无声地讲述着那一段并不遥远的历史。

 

历史并不遥远

 

20世纪前半叶的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华民族灾难深重,民不聊生。珠江村资料记载:“国民党反动派曾屡次骚扰破坏和残酷压迫,勤劳朴实的珠江人民苦不堪言,五百余人被抓丁,更多的人被逼背井离乡,妻离子散,家毁人亡。”

珠江村的革命烈火,始于1928年初。中共党员吴承斌以小学教员身份为掩护,以珠江小学(林氏宗祠)为活动据点,与陈兆芳组织成立了农民协会,开展农民运动。次年,成立了珠江党支部并建立了一支工农游击队。

游击队相继攻打坂尾及大石楼下匮头,攻打笏石粮柜,攻打北高反动教会,袭击江口盐场,把缴获的财物分发给群众。革命烈火,熊熊燃烧。

反动势力疯狂反扑,陈兆芳、吴承斌先后牺牲,珠江游击队转移到了沿海地区,活跃在忠门、东峤、平海、北高、魏厝等地,继续坚持斗争。

1937年9月,珠江游击队北上抗日。

抗战胜利后,“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大决战已经悄然拉开序幕。

1946年2月,中共中央华东分局根据中央指示,要求福建省委贯彻执行发展游击战争的方针,建立公开的游击根据地,创造发动游击战争的有利条件。

这一年,林汝楠回到了珠江村。

林汝楠为珠江村人,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厦门大学毕业后,毅然投笔从戎,参加闽中游击队。抗战期间,林汝楠和战友们建立和巩固了鸬鹚岛抗日游击基地。1943年12月,中共福建省委、闽中特委决定领导机关进驻永泰青溪。林汝楠奉命带领武工队到青溪周围村庄发动组织群众,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打开了局面,青溪成为闽中革命斗争中心。

1946年11月,时任闽中游击队直属支队政委的林汝楠奉命回到莆田开展工作。他和县委书记杨光辉带领武工队在莆田沿海、平原一带恢复了党的组织和革命据点,在珠江祠堂、张公宫、石洞等地多次召集发动群众参加革命,组织了一支游击队伍。

革命据点珠江村成为国民党反动派的眼中钉、肉中刺,欲去之而后快。1946年11月,国民党保安团伙同乡丁两百多人包围袭击珠江村,抓捕、残杀游击队员和革命群众。《珠江人民革命大事记》记载:“林回兰、林奋起两同志被敌活埋于东岩山,光荣牺牲。”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1947年2月初,黄国璋、林汝楠率领游击队从福清乘船到莆田岱前村登陆,到达莆田沿海,与罗迎祥率领的莆田游击队会合。根据闽中地委的决定,在西亭村举行闽中游击纵队(戴云纵队)成立大会。黄国璋任司令员兼政委,陈亭源任副司令员,林汝南任副政委,罗迎祥任参谋长。这支队伍有一百多人,其中珠江村游击队员有二十多人。

纵队成立后,广泛开展了除恶反霸、开仓济贫斗争,声威大振。

闽中游击纵队在此后戴云山战斗中,损失很大。

戴云山又名“迎雪山”,主峰1856米,位于德化县境内,数十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直逼云霄,逶迤连绵,素有“闽中屋脊”之称。

1947年4月,遵照省委部署,闽中游击纵队向德化前进,准备在板里地区与南下的左丰美领导的闽浙赣游击纵队汇合,实现“左黄会师”计划。4月下旬,闽中游击纵队渡过闽江,攻占闽清县五龙峰乡公所,向德化推进。在黄柏岩岭,遭到敌保安四团和地方保安队的夹击。敌人在永泰、闽清层层设防阻击。部队前进困难,遂折回南古瓯地区活动。

5月下旬,孤军深入的闽中游击纵队在向戴云山进军途中接到了省委关于“左丰美部折回古田”的通知。6月6日,部队在莆仙交界的九仙关遭到敌保安团阻击,突围到仙游。6月下旬,闽中游击纵队分别在永春、南安与祝增华游击队、许集美游击队会合,整编组成戴云纵队直属支队。整编后,部队稍作休整,即转战到南安一带。7月5日,戴云纵队直属支队遭到敌保安团和南安、安溪自卫队一千多人的围攻。突围战斗中,参谋长罗迎祥牺牲。7月14日,戴云纵队直属支队转战永春、德化交界处暗林口,又遇到敌保安团和武装土匪的联合袭击。戴云纵队直属支队再次遭受重大损失,遂分三路向戴云山突围。珠江村11位战士在戴云山战斗中光荣牺牲。这些先烈,多数为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其中林珠光年仅18岁。

戴云山战斗失利后,反动武装进驻珠江,召开村民大会,编造林汝楠已被打死的谎言,蛊惑人心,并强制五户具结联保。珠江人民不屈不挠,坚持斗争。

1949年7月,闽中司令部派遣张坤、黄兴中、林文享带领一支三十多人的游击队回到珠江村,与珠江游击队会合,驻扎在珠江张公宫、祠堂、书院。游击队迂回于后温、忠门、笏石、北高、东庄等地开展斗争。

1949年7月15日,国民党反动派垂死挣扎,纠集保安队、自卫队、警察三百多人,兵分三路,第五次“围剿”珠江村。留守的少数游击队员主动撤向四周山头,奋起反击。敌不知虚实,狼狈撤退。

敌人的疯狂行动,更加激起了村民义愤,他们遇到零散反动区丁就主动群起围攻。反动区丁胆战心惊,不敢进村。珠江成为沿海革命活动的坚固堡垒。

渡江战役结束后,人民解放军发起了京沪杭战役,攻占上海。7月初,第十兵团三个军在司令员叶飞率领下,兵分两路,进军福建。8月1日,中共福建省委和第十兵团在建瓯举行誓师大会。第十兵团在福州外围撒下一张大网,力求将福建国民党军主力一网打尽。

福州战役,人民解放军气势如虹,摧枯拉朽。29军从福清南下莆田,7月29日,29军侦察营与闽中游击队胜利会师。8月1日,29军一部解放莆田大洋。就在人民解放军凯歌高奏之际,珠江祠堂迎来了辉煌的时刻:1949年8月15日,张坤、林焕章带领沿海地区游击队在此集结,缝制党旗和五星红旗、八一队旗及军装。17日,奉闽中司令部命令,游击队两百多人从珠江祠堂整队出发,在苏塘与起义盐兵会合。队伍进入笏石街时,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夹道欢迎。21日,队伍浩浩荡荡进入莆田县城,接管政权。珠江人民亲手缝制的五星红旗在古谯楼上高高飘扬,古城莆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红色堡垒

 

在珠江村,有一座沿海民居,叫“三座厝”。这不是一处普通的民居,它载荷着闽中革命历史的厚重信息。

早在1927年7月,共产党人陈兆芳、吴承斌住在三座厝,点燃了珠江村革命烈火。1930年冬,中共福建省委巡视员邓子恢在莆田巡视期间,住入三座厝,介绍闽西经验,指导当地党组织开展土地革命斗争。

1935年以后,闽中特委书记黄国璋、福建省委委员苏华、闽中特委委员张伯庭、莆田县委书记杨光辉等分别入住三座厝,领导革命斗争。

《珠江人民革命大事记》载:“1943年8月,中共福建省委书记曾镜冰从闽北来到莆田,在黄国璋、陈享源、蔡文焕等陪同下,先后到莆田平原、沿海地区视察,路经珠江后考察了乌丘屿据点。曾镜冰调查研究后,决定省委机关留在闽中。”

国民党反动派对三座厝极为痛恨。自1946年11月至1949年7月,三座厝每年都遭敌人的“围剿”,来不及撤离的人员被抓捕、被枪杀。

在革命前辈们的影响和带动下,三座厝里有二十多人参加革命队伍,牺牲六人。在那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三座厝人前仆后继,一直坚持到革命胜利。

三座厝,是珠江村革命历史的缩影和见证。

珠江村是个英雄村,在20年长期尖锐复杂的革命斗争中,全村先后有一百多人参加了革命,有18位青年英勇牺牲,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

烈士林珠光、林秋沐、林秋荣兄弟先后壮烈牺牲,剩下幼小的弟弟林珠明,母亲林东华毅然再送幼子参加闽中游击队,这是珠江村年纪最小的游击队员。

传奇英雄林汝楠的家庭是革命的家庭。1947年,林汝楠三弟林金英牺牲后,二妹林汝梅、两位叔叔和堂兄弟等14人义无反顾,全部参加了游击队。

在革命烈士亭揭幕大会上,老同志许集美回忆起林金英自动掩护战友撤退而英勇捐躯时,泣不成声。他题词道:“同心征腐恶,并肩战戴云。腥风血雨过,不见故人归。树碑缅英豪,激励后来人。”

 

红领巾们

 

笔者在秀屿区方志委林煌柏和东峤镇政府傅志军、唐惠英的引导下,瞻仰着林氏宗祠,百感交集。忽听下课铃声响起,一群红领巾蜂拥而来,他们迅速而认真地在祠堂外周围拣拾角角落落的枯叶,拔除杂草。笔者问其中的一位男同学:“请问,你知道什么叫革命烈士吗?”这位男同学应声回答:“他们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牺牲的。”另有一位女同学补充说:“我们的红领巾是五星红旗的一角,是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

林氏宗祠旁是珠江小学。该学校的老师何霞告诉笔者,珠江小学规定每天下午第三节为全体师生参观烈士纪念馆时间,具体安排如下:星期一:一年级;星期二:二年级;星期三:三年级;星期四:四年级、五年级;星期五:六年级。春风化雨,同学们深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熏陶。

东峤镇是总人口12.4万的大镇,境内有秀屿国家级木材加工区、上塘珠宝城、东峤工业园,其中,上塘珠宝城是全国第三大银饰交易市场,被誉为“中国银饰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时光流逝,社会变迁,不变的是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上课铃响,红领巾们涌回教室。宽阔的操场上,一面五星红旗在丽日蓝天下高高飘扬。

(本文原载于《烽火回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