鹫峰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政和革命烽火回望
林思翔
打开政和县地图,可以看到政和地形呈西瘦东肥状,犹如公鸡似的脖子细长而身体圆硕。因了这长与圆,1749平方公里县域竟与闽东、闽北、浙南七县(市)接壤,有着漫长的边界线。县境内鹫峰山巍巍,七星溪悠悠,山高水长,造就了谷地、密林、陡岭、清流等自然环境,加之地处数县交界,较为偏僻,这就为战争年代游击队活动提供了天然条件。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这里就点燃革命火种,星火燎原,红旗招展,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火洗礼,政和儿女前仆后继,艰苦斗争,为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付出了重大牺牲,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二十多年“红旗不倒”的赞誉。
如今,战火硝烟已然远去,明媚阳光普照大地。然艰辛与苦难的岁月我们不会忘记。让我们走进历史,回望过往,从几个节点重温政和人民浴血奋斗的光辉史迹。
火种点燃 凤池率先高擎红旗
政和东平镇有个凤池村(今凤头村),四围山色,古木环绕,先人取名“凤池”,大概是希冀凤凰来池,聚兴此地。不想却引来了一千多株楠木屹立山头,高耸、挺拔。这古时皇宫御用木材的林木,价值连城,珍贵程度不输凤凰。有了这楠木林的护卫,村子显得格外安宁、优雅与清爽。
在这美丽村子的村口,屹立一座平顶黛瓦的古建筑,青砖墙体,条石门框和双重马头墙的架构,给人以几分肃穆的感觉。门楣上刻着“观艳杨公祠”五个繁体字,这座建于1893年的杨氏祠堂坐东南朝西北,占地面积三百多平方米。这座极为普通的祠堂,发生了一件政和历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古老的村落也不会想到如同凤凰涅槃般的现代神话竟会出现在村子里。
1929年7月的一天,天气燠热难耐,杨氏祠堂却显得很平静。在建瓯求学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凤池青年杨则仕和杨则震、陈机水等七人在这里秘密开会。每个人心头激荡,血流涌动,天热情更迫,祠堂里热气腾腾。经过一番讨论后,杨则仕宣布:中共政和支部委员会成立了!杨则仕被推选为支部书记。镰刀斧头标志的党旗在这个小山村率先升起,革命的火种在闽浙边界的这个山区县点燃了,七个党员,犹如七棵楠木,顶天立地。从此,政和人民革命斗争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党支部的成立是形势发展的必然。1927年3月入党的杨则仕,根据省委深入农村革命活动的指示,回到凤池村,以教书为掩护,成立红色读书会,向农民宣传中国共产党政治主张和革命道理。10月在凤池村成立赤色农民协会。1929年3月由杨则仕主持在凤池村福主庙召开政和县第一次农民协会代表大会,到会的十多人,代表五十多名会员。杨则仕被推选为农民协会会长。杨则仕积极在农会骨干中培养党员,首先发展陈机水、杨则震两人,成立了党小组,继续发展后,终于成立了党支部。
党支部成立后,号召农协会骨干采取亲戚串亲戚、朋友连朋友等方式发展会员,会员逐渐扩大到西表、朱地、姜地等村庄。到1934年8月红军58团进驻西表时,赤色农民协会会员已增至一千多人。形成了以凤池为中心的建松政农民运动区域,为建松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支部带领农会向地主开展减租减息“五抗”斗争。1931年大旱,万户断粮。杨则仕领导农民协会冲进地主杨则廉家中,破仓借粮,把一担担积粮分到饥民手中,还义正词严地与前来缉拿农协会会员的民团团长展开斗争,迫使其狼狈而去。杨则仕还发动会员把反动地主捆起来,戴高帽游街,大长了农民的志气。“五抗”斗争的胜利,杨则仕名扬四方,斗争很快扩大到建(瓯)松(溪)政(和)水(吉)浦(城)五县边界,斗争风潮一浪高过一浪。杨则仕还从农会中挑选二十多个精干青年,组成凤池农民武装游击队,一支由党领导的半公开的红色武装。
在斗争中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1932年春,杨则仕遵照闽北苏区指示,加紧扩建党组织,使党支部发展到12个,党员有150多人。同时建立了共青团、妇委会、赤卫队、儿童团等群众组织。当年13岁的凤池人陈贵芳就是儿童团长,后历经磨炼,不断成长,成为建松政地区党的主要领导人。
如今,我们走进杨氏宗祠,还能感受到当年的革命氛围。80年前开会用的两张方形楠木桌依然散发着清香,正堂上的党旗和入党宣誓庄严场面的大幅油画,四壁上的文字照片资料,及橱柜里的革命文物,都在诉说着发生在这里的惊天动地的恢宏一幕。宗祠已被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闽北山河焦又新青史写下人民志,凯歌咏声天下扬先烈遗业后人担。”悬于正厅的这副对联,褒扬了先烈,也寄托着对后来者的希冀。
红军进驻 西表诞生红色政权
1933年6月,鉴于中央苏区与闽北、赣东北苏区连成一片的战略目标已经实现,中共建瓯中心县委及所属的松溪、政和两个特支由福州中心市委属下划归闽北分区委领导。包括政和在内的建松政苏区也划归闽赣省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领导,政和苏区正式成为中央苏区鼎盛时期的有机组成部分。
为了尽快使崇安苏区与建松政苏区连成一片,中共闽北分区委书记黄道把开辟建松政根据地列入向外发展的战略重点。1934年7月13日,红七军团20师58团团长黄立贵和政委陈一率部八百多人,向建松政地区挺进,进驻政和东平镇西表村,与迎候在那里的杨则仕游击队会合。翌日,一举占领东平,反动民团团长张太顺举手投降,缴枪五十多支。而后红军兵分几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后摧毁了政和、松溪、水吉、浦城等几县边界的反动武装和区乡政权,控制了四十多个村庄的地区。
中央红军及随军工作团挺进建松政苏区后,政和苏区在建松政苏区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党组织也进一步发展壮大。1934年8月,遵照上级指示,以政和特支为基础组建的中共建松政中心区委,直属中共闽北分区委领导。9月初,由红58团团长黄立贵、政委陈一主持,在西表村召开建松政边区工农代表大会,宣布成立建松政革命委员会,杨则仕任主席。9月底成立建松政县苏维埃政府,管辖区域达五百多个村庄,九万多人口。
建松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开展组织建设,创办枪械修造厂、军用被服厂、红星医院,建立建松政工农红军独立营,实行土地革命,加紧经济、文化建设等,苏区一派繁忙欢乐景象。老百姓自编《苏区快乐》的歌谣,唱道:“一轮红日现出来,多光彩!看,分田又分地,不用交租和还债,生活自由自在……”
红军58团挺进东平地区后,引起反动当局极度恐慌。1934年9月初,国民党当局调39军军长刘和鼎56师的一个团并纠合反动民团两千多兵力进袭东平。黄立贵团长闻讯后率留守东平的一个营红军和当地赤卫队,在东平太平隘设伏,与来敌展开猛烈的阻击战,歼敌两百多人,还缴获了一批武器和军需品。
太平隘战斗的胜利和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极大地振奋了人心。苏区面积不断扩大,中共建松政中心区委扩建为中共建松政县委,它标志着工农武装割据的建松政革命根据地,正式成为闽北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敌人是不甘失败的。反共老手刘和鼎,又奉命来围攻建松政红军和游击队。此时,杨则仕正率120人参观团赴崇安参加庆祝十月革命节活动。红58团也全数回援崇安。敌56师一个旅加上数县民团和大刀会徒共四千多人三路围攻东平西表,十几倍于我的敌人扑向苏区,地主豪绅也卷土重来,叫喊“扫帚也要过三刀”,对苏区大本营进行疯狂的屠杀报复,杨则镐、陈机有、杨贤仔(苏维埃政府秘书长)等三百多名党员干部和革命群众被捕杀,千余间房屋被烧毁,仅西表村被烧房屋就达两百多间。西表七井潭红星医院的28名红军伤病员和医护人员,因叛徒带敌搜捕被全部残忍杀害。建松政苏区遭到一场空前浩劫。
黄立贵率领的红58团和杨则仕带领的参观团在参加崇安苏区保卫战结束后,旋即回到西表村。离开才一个多月,好端端的苏区遍地瓦砾、满目疮痍。杨则仕老母死于非命,妻儿流亡它乡。根据群众的强烈要求,他与黄团长分别率部到各村,抓捕了三十多个罪大恶极的反动还乡团头目予以处决,狠煞了反动气焰。杨则仕还号召已经暴露身份的同志加入红军队伍,为死难乡亲报仇,随即有一百二十多人跟随杨则仕加入红58团。
后来在一次下山筹粮战斗中,杨则仕小分队遭敌包围,经过一番拼死搏斗后,他不幸受伤被捕。杨则仕在狱中坚贞不屈,任凭拷打逼问,始终就是四句话:“我是共产党员,当过建松政苏维埃书记,要杀就杀,共产党员是不怕死的。”敌人于1935年9月的一天对杨则仕下了毒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杨则仕高声朗诵李大钊的临刑诗:“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会当痛饮黄龙酒,高筑神州风雨楼。”英雄彪炳千秋!
黄立贵红军回到西表的消息,使建松政大地又苏醒过来,隐蔽地下斗争的同志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黄立贵传达了黄道书记关于开展游击战争的有关指示,宣布把原建松政县委重新组建升格为中心县委,由洪坤元任书记。黄立贵率部转移后,洪坤元带领陈贵芳游击队,改变斗争策略,重振了建松政根据地工作。
初秋的一天,我们走进西表。一条清溪穿村而过,村头当年红军经过的木拱廊桥犹在。在村子的西面,我们找到了当年建松政苏维埃政府旧址的魏氏宗祠。这座坐西北朝东南建筑物,占地约三百平方米,高高的石门框,顶上镂刻精细的人物山水画面,竖书“奕代流芳”,横写“魏氏宗祠”。当年苏区政府和红58团的指挥中枢就设在这里。如今这里成了革命传统教育的展示场所。在魏氏祠堂的周围,我们看到数十面高低不一的残垣断壁,满目疮痍的惨状,至今仍令人触目惊心。村干部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当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摧毁的群众房屋,附近的红58团团部驻地、红军枪械修造厂和被服厂等被烧毁一光,仅留基座。
西表,这个建松政边界的小村落,承载着历史的沉重,见证了腥风血雨的残酷一幕,它对革命做出的贡献,正如魏氏祠堂门楣上书写的大字:“奕代流芳!”
两军会师 洞宫会议光耀史册
在政和西部革命活动风起云涌之际,政和东南面的洞宫山麓也不平静。洞宫山山高林密,村落分散,奇岩耸立,沟壑密布。它是连接闽北、闽东两片根据地的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933年7月,中央红军第十二军军长罗炳辉率部由赣入闽,与敌76师转战闽浙边区,而后进入洞宫山区休整,与洞宫山麓杨源乡坂头村陈师亮(又名陈家辙)农民军会合,帮助农民军扫清周边民团势力。并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共产党主张和政策,在政(和)屏(南)边区播下革命种子。1934年,中共闽北分区委派红军58团团长黄立贵率部突入洞宫山麓的仰头、岩后村一带活动,并在政屏边的大坂、山头、岭根等地建立党组织。1935年3月,闽东特委领导人叶飞、阮英平、范式人等,也先后多次到仰头开展革命活动,在岩后组织成立了中共政屏中心区委。1936年6月,阮英平还在岩后成立了中共政(和)屏(南)县委、政屏县革命委员会(苏维埃政府)和政屏游击支队。
由于闽东北军分区司令员饶守坤和政委王助等的努力,与建松政大刀会头目和谈结盟,消除了心腹大患,使黄道书记提出的开辟闽东北新游击区(建松政古屏周寿七县)的任务基本实现,为贯通闽北和闽东两大根据地的联系,创造了条件。
1935年冬,正在长征途中的周恩来、朱德给闽北分区委发来电报指示:“闽北红军要注意和闽东叶飞同志的部队取得联系。”黄道书记即令闽北红军独立师师长黄立贵、政治部主任曾镜冰率部来到洞宫山禾坪村寻找闽东叶飞队伍。
其时,叶飞率领的闽东红军独立师,在反“围剿”的游击战中积极向闽北方向发展,先后开辟出政(和)屏(南)和寿(宁)政(和)庆(元)游击根据地。1936年1月30日,叶飞率警卫连进入洞宫山仰头村。翌日一早到达禾坪村与黄立贵师长见面,商讨下次召开闽北、闽东党委联席会议事宜。
1936年4月,黄道书记在闽北军分区司令员吴先喜、政治部主任曾镜冰和黄知真(黄道长子)陪同下,随带军分区警卫团,从崇安岚谷出发到达洞宫山仰头村,与先期到达的叶飞等闽东红军领导人在仰头、大窠、西门等村召开闽北、闽东党委联席会议(史称“洞宫山会议”)。会议开了三天,双方认真研究分析了游击战争进入第二年的形势、方针和任务;决定将闽北分区委和闽东特委联合,统一成立中共闽赣省委,下设闽北、闽东北、闽东三个特委和福寿、古屏宁、霞鼎、抚东、闽西北、闽东北、闽北七个军分区;决定了各重要职务的人事安排,还研究了闽北、闽东、浙西南三块根据地相互配合问题。同年6月,按洞宫山会议决定,在崇安岚谷成立了闽赣省委。
洞宫山会议后,两块根据地的打通和配合,标志着三年游击战争的重大转折。对于扩大游击根据地,发展武装队伍,粉碎敌军的分割围剿,以及后来改编为新四军都有着重大的战略和历史意义。正如当年会议参加者、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黄知真,在会师纪念碑上所题词:“武夷巍巍风雷动,建水滔滔星火红。血战三年留青史,光辉一页有洞宫。”
全面抗战爆发后,从1938年1月至3月,政和边区的建松政、政屏、寿政庆三块根据地红军游击队,先后有七百二十多人(其中来自建松政根据地的红军游击队三百七十多人)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3支队第5团、第6团,在饶守坤和叶飞率领下挥师北上,奔赴抗日战场。
艰难坚持 前仆后继红旗不倒
政和澄源乡新康村位于政、寿、庆三县交界处,地势险峻,山深林密,回旋余地广阔,土地革命时期新康是寿政庆根据地的大本营和指挥中心。1938年春,红军主力北上抗日后。国民党顽固派无视国共合作抗日大局,竟唆使大刀会头子林熙明,于3月18日夜率武装会徒三百多人,偷袭寿政庆独立营,制造了“隆宫惨案”。林熙明又于20日深夜,偷袭寿政庆中心县委驻地新康村。寿政庆中心县委书记范振辉率领红军英勇反击,激战到天亮,终因寡不敌众,除少数人突围,范振辉、范江富(独立营营长)和正在此地联系工作的中共政屏县委书记张家镇等49人壮烈牺牲,寿政庆中心县委及独立营遭到严重破坏。
为加强领导,坚持斗争,省委派左丰美到建松政任书记,同时把建松政中心县委升格为特委。后来又选调一批有文化的城市地下工作者到建松政地区工作。1939年政和蝗灾大发,庄稼颗粒无收。国民党官员却勾结奸商囤粮居奇,县委书记陈贵芳带领党员,发动灾民,破仓分粮,开展反饥饿斗争,先后分掉国民党当局积谷一万多担。群众有饭吃,积极性更高,斗争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党组织也迅速壮大,到1939年底建松政地区党支部发展到一百五十多个,党员达两千多人。政和县委也因工作成绩突出,被省委评为“模范县”,县委书记陈贵芳获得银质奖章。
革命道路是曲折的。“皖南事变”后,设在建阳的闽浙赣三省边区绥靖指挥部派出三个正规旅向闽北地区大举进攻,到处抓人杀人。建松政特委民运部长兼浦南特委书记郭三妹、水吉特区委书记周策详、特委妇女部长陈珠钦等一批领导骨干先后被杀害,地下联络站王金娟等三位女同志也被捕,在狱中就义。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特委组织得以恢复,游击队伍又有了很大的发展。1942年12月,特委在老根据地车盘村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集训,通过培训和整顿,不仅战士们的政治军事素质得到提升,而且队伍也进一步纯洁严整,提高了战斗力。
此后,建松政特委在与省委失去联系近三年的时间里,面对危急形势,提出“跳出内线,到外线牵制敌人”的战略计划,兵分三路与敌周旋,独立自主打游击,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直至1945年省委派员北上南古瓯山区,才接上了联系。
1946年10月,根据省委决定,建松政特委改建为闽浙边地委,陈贵芳任地委书记兼军分区司令员、政委,张翼任地委副书记兼军分区政治部主任。之后又把建松政游击队改编为闽浙边游击纵队,活动范围遍及闽浙两省22县的边区,标志着闽浙边游击战争由退却防御向主动出击的战略转变。为解决群众的灾年吃饭问题和打击敌人,游击队攻取松溪渭田、周墩,袭击浙江庆元县竹口乡公所和龙泉县季山头,攻打素有“小上海”之称的龙泉小梅镇,杀敌、缴枪、破仓分粮,震动了闽浙两省的反动当局。
1948年春节后,闽浙边地委在稠岭山下的下坪村召开会议,提出“扩党练干建新区”的战略口号。会议决定兵分三路在松浦、政寿庆、政瓯边区开辟新区。同时发动群众开展反特反霸斗争。1949年3月,游击队在代理书记张翼指挥下,在镇前的富宅、天柱打了游击战争最后一次战斗,歼敌数十人。此时,身为省委常委、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的陈贵芳,奉命率部北上江西,在贵溪县与解放军二野陈赓兵团会师,并陪同省委书记曾镜冰与陈赓司令员共商进军福建事宜。
1949年5月22日,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51师152团副团长张通达率一个营兵力,从建瓯沿河而上,于23日傍晚抵达政和县城南门,与当地游击队陈正初等代表接上关系后列队进城,政和宣布解放。解放军152团政治部主任王俊德任县长,陈正初为县委书记。从此政和县翻开了历史崭新的一页。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二十多年来政和人民前仆后继,不懈斗争。全县共有三千一百多人为支持革命而被杀或饥饿、疾病死亡,两千一百多人被捕或被迫逃亡,灭绝户720户,103个村庄被毁灭,被烧毁房屋四千五百多栋,荒芜耕地一万四千三百多亩,全县有烈军属989户、“五老”人员396名。从星星之火到革命胜利,二十多年红旗不倒!
鹫峰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如今,政和大地,欣欣向荣,政通人和。从这里走出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给这个千年古县平添了光彩。牢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政和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政和的光荣与梦想砥砺奋进!
(本文原载于《走进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