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4 10:3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林思翔



烽火回望 英魂永在

——写在“霍童暴动”90周年之际

 

林思翔


 

题记:“霍童暴动”是叶飞来闽东后与颜阿兰一起发动的第一场农民暴动,打响了宁德(今蕉城区)革命武装斗争的第一枪,从此宁德的革命斗争走上了游击武装的道路,距今整90周年。

 

这是一块风景如画的地方。

来自屏南鸳鸯溪的涧水与源于周宁大峡谷的泉流在此汇聚。强大的合力荡开了一片宽大如湖的水面,形成了一条奔流不息的霍童溪。湛蓝的溪面,水波不兴,坦荡如砥,徐徐流淌,直向三都澳。沿溪重峦叠嶂,次第展开,近山郁郁葱葱,远山影影绰绰,高山低山都在苍穹画出或清晰或模糊的天际线。岸边草木葳蕤,满目青翠,幢幢农舍掩映在绿水青山间。人在岸边,如在画中。这霍童溪流域,故有“百里画廊”与“闽东小桂林”之美称。霍童镇就坐落在溪流的上游。

这风景如画的地方,在90年前却饱受蹂躏。当年的宁德县因有天然良港三都澳的优势,早在1899年清政府就在三都澳设立福海关,成为当时福建的三大海关之一,但海关的税署大权却掌握在英国人手里。福海关的设立,打开了帝国主义经济入侵的大门,为西方列强掠夺宁德人民和闽东的资源与财富,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同时,因地理位置的重要,宁德成了福建军阀争相抢占的地盘。军阀占领三都澳后,为了扩充势力,设立了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盘剥人民。土豪劣绅依附军阀旗下,鱼肉百姓,为非作歹。贪官污吏、粮胥税棍等更是趋炎附势,横行乡里。在霍童还有一个地主豪绅豢养的反动民团,无恶不作,欺压百姓。因为他们手里有枪,百姓敢怒不敢言。

1932年4月16日,党中央来信指示福州中心市委:“加紧开展游击斗争,积极建立新的苏维埃区域。”福州中心市委书记陶铸主持召开福州中心市委扩大会议,贯彻中央来信精神,作出了马上在福安连江“两县组织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的决定。会后陶铸到福安,帮助成立闽东北工农游击第一支队,队长詹如柏、政委马立峰。又到连江,帮助杨而菖组织官坂暴动,成立闽东工农游击第十三支队。闽东的革命斗争进入了游击武装斗争新阶段。

就在这时,为加强对闽东革命斗争的领导,福州中心市委派团省委宣传部长、福州团市委书记叶飞去闽东。叶飞当时年仅18岁,却显得坚定、沉稳、干练。他虽然没到过闽东,对武装斗争也心中无数,但在陶铸与其谈话并介绍了闽东情况后,他热血沸腾,信心满满,决心到闽东去投身火热的农村斗争,发展武装,建立苏维埃。于是,叶飞以福州中心市委特派员身份到闽东巡视工作,并参加中共福安中心县委的领导。

1933年2月,福安中心县委书记马立峰不幸被捕后,福州中心市委改派叶飞到宁德巡视工作。宁德是闽东的重要地区,那里的革命斗争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叶飞由交通员带到宁德霍童镇。这里已经建立了宁德县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宁德霍童党小组,负责人颜阿兰。颜阿兰是1930年在福州求学时由马立峰、叶秀藩介绍入党的,后受党组织派遣回家乡霍童山区开展革命活动。他回乡后,以办平民夜校和俱乐部为名,在贫苦青年中秘密发展共青团员,并发展党员、建立党小组。还拦截资本家的船只,缴获一些银元,又用这些银元购买了一批武器,组织起贫农团,成立了工农自卫队,开展抗租反霸斗争,为开展武装斗争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叶飞的到来,颜阿兰十分高兴,觉得革命斗争有了主心骨。叶飞喜欢颜阿兰的工作热情和善于与农民交往的本事,觉得他正是自己的好帮手,两个年轻人一见如故。为便于商量工作,叶飞就住在颜阿兰家里。

叶飞经过一番调查了解,觉得霍童的工作基础、群众基础都不错。但要加点柴,把革命烈火烧得更旺:首先要进一步发展党员,壮大党组织;其次要加强武装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具有战斗力的游击队伍;再就是组织农民武装暴动,打响宁德县武装斗争的第一枪,发展革命形势,直至建立苏维埃政权。

叶飞与颜阿兰商量决定后,说干就干。他们深入兴贤、半岭、文湖、梅坑等村,与贫苦农民交朋友,宣传革命道理,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对一些革命积极分子加强培养教育,发展了一批党员。党员人数增加了,叶飞就与福安中心县委的其他领导人联系、商量后决定:在霍童成立中共区委,由颜阿兰任书记,隶属于中共福安中心县委。

与此同时,叶飞考虑建立武装的事情。叶飞来霍童前,颜阿兰已购置和收缴了几支枪和一些子弹。不过人员不固定,武器分散隐藏,更谈不上训练了。叶飞与颜阿兰商量后,取出隐藏的枪支,秘密组织了一支游击队,共有队员30多名、7支长短枪。叶飞请来了懂军事的人当教员,进行了军事训练。

苦大仇深的贫苦农民一旦懂得了革命道理,手中又有了武器,纷纷摩拳擦掌,要跟地主老财决一死战,目标首先对准地主豪绅豢养的无恶不作的反革命武装——民团。叶飞、颜阿兰于是决定,举行暴动,捣毁民团团部

民团团部设在霍童横街之端的宏街宫,位处闹市之中。宏街宫是当地黄氏家族祭祀祖先和神祇的宫庙。正殿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高约七米。驻扎着30多名民团团兵。叶飞、颜阿兰这两位年轻人都是首次组织暴动,考虑得很细。根据所处位置和建筑物特点,他们认为只能智取,不宜强攻,并对暴动作了周密部署。把暴动时间定为端午节,并通过做工作,争取了贫苦出身的民团团兵缪安回、陈徐见两位作为内应。

1933年5月28日,端午节。叶飞、颜阿兰抓住民团大部分团兵回家过节的有利时机,于午夜率领游击队50余人,带着10多支长短枪,从霍童半岭村出发,凌晨1点多到达霍童,悄悄包围了民团团部宏街宫。按事先安排,缪安回打开宫门,陈徐见对空开了一枪,佯装“报警”,游击队员如猛虎般冲进宫殿。10来个喝得酩酊大醉的团兵被枪声惊醒,还没反应过来,枪口已对准他们脑袋。就这样,经过十几分钟战斗,游击队不费一枪一弹,一举俘获了驻留团部的10多个团兵,缴获了民团26支枪和一些弹药,取得了暴动的胜利。

“霍童暴动”打响了宁德县工农武装的第一枪,威震闽东,大涨了工农志气,大灭了敌人威风。从此,宁德革命斗争走上了游击武装的道路。

随后,叶飞、颜阿兰又率领游击队乘胜袭击了洋中坑仔里和赤溪等地民团,缴获枪支越来越多,武装队伍也不断壮大。1933年6月,根据福安中心县委决定,在霍童半岭村将宁德县游击队和部分工农自卫队及其他群众武装统一改编为闽东北工农游击第三支队,颜阿兰任支队长,共有100多人枪。这支队伍的建立,标志着宁德县工农武装斗争进入新阶段。

革命的烈火越烧越旺,敌人越来越恐慌,斗争形势也越来越残酷。1933年7月,游击队领导人颜阿兰在从福安返回宁德的路上,遭敌人埋伏被捕,次日即被杀害,年仅23岁。在被押往刑场的路上,颜阿兰昂首挺胸,慷慨陈词,表现了共产党员的凛然正气。

革命的火焰是扑不灭的,革命者前仆后继。在严峻的革命形势下,1934年6月,在霍童坑头村恢复成立了宁德临时县委,所属党的组织也得到了恢复与加强,临时县委所在地的坑头、梅坑、桃花溪一带山区,成了宁德革命的中心区域。宁德县苏维埃政府也在坑头村成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34年9月底,闽东(含连罗)各路游击队聚集宁德霍童支提寺,成立闽东工农红军独立师,人数达1600多人,冯品泰任师长,叶飞任政委。这支队伍在后来三年游击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37年冬移师虎贝、屏南,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由叶飞团长率领开赴抗日前线。就是这支队伍,经历了夜袭苏州浒墅关火车站、火烧上海虹桥机场以及车桥战役等大小数十次与日寇作战。在解放战争中参加孟良崮、淮海战役等上百次战斗。他们中的一些伤病员曾在阳澄湖一带养伤,这“芦荡火种”成了后来京剧《沙家浜》的创作原型。

雨后彩虹别样美,战地黄花分外香。90年后的如今霍童,山更青水更秀景更美。闻名遐迩的霍童线狮欢歌起舞,古香古色的明清一条街安然静立,百姓安居乐业,乡村欣欣向荣。霍童成了人们旅游的网红打卡点。

当然,人们来霍童也不忘去瞻仰革命遗址。霍童街中心大榕树下的“霍童农民暴动纪念碑”和宏街宫暴动旧址以及建于霍童桃花溪村的“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陈列馆”,向人们昭示着霍童不仅是一处旅游胜地,还是一方革命圣地。这里的人民为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与牺牲。每次当我驻足纪念碑、纪念馆前时,一种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便油然涌上心头。

(本文原载于《福建日报2023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