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道德经》
楚 欣
老子画像
春秋战国时代(前770—前221年),百家争鸣,热闹异常。尤其是儒道之间,更是互不相让。正如司马迁在《史记·老子、庄子、申不害、韩非列传》一文中所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大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曾在周王室担任图书管理的官吏,阅读过诗、书、礼、易等大量文献典籍,学识渊博。《左传》、《礼记》、《孔子家语》、《庄子》、《列子》等书,对他都有零星、片断的记载。《史记》与《列仙传》的介绍则较为完整。
《列仙传》,乃中国第一部系统记述神仙事迹的著作。书中谈及老子时写道:“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陈(今河南境内)人也。生于殷,时为周柱下史(御史,因常侍立于殿柱之下故称),好养精气,贵接而不施(注重吸纳,而不外泄)。转为守藏史(史官,掌管国家图籍)。积八十余年。史记云:二百余年时称为隐君子,谥曰聃。仲尼至周见老子,知其圣人,乃师之。后周德衰,乃乘青牛东去,入大秦。过西关,关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强使著书,作《道德经》上下二卷。老子无为,而无不为。道一生死,迹入灵奇。塞兑内镜(闭目塞听內修),冥神绝涯,德合元气,寿同两仪(天地)。”
《列仙记》成书于何时,作者是谁,历来颇有争议。近现代学者多数认为,乃西汉刘向所撰。书中记述了70多位“神仙”,但细加辨识,大部分是名人,如吕尚、介子推、范蠡,东方朔,等等,当然也包括老子。既然多数是人,何以又称他们为“列仙”呢?窃以为,可能是编撰者觉得,这些人的行为与众不同吧。
司马迁《史记》对老子的介绍与《列仙传》基本相似,有些事则说得详细点。如孔子与老子的关系,《列仙传》仅说,“仲尼至周见老子,知其圣人,乃师之”。《史记》则作了具体的叙述,说孔子到了东周,问礼于老子。老子对他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之,若是而已。”意思是,你常挂在嘴上的礼,倡导它的人连骨头都没了。虽然话还在耳边,但没啥意思。依我看,人得志时就去做官,不得志时就随风飘转,得失不必太在乎。我还听说,善于做生意的商人,总是把货物藏起来,不让别人看见,像是没有似的。君子也一样,虽然很有德,却装得愚钝的样子。所以我劝你,去掉骄气与过多的欲望,也不要做作。因为这些对你都没有什么益处。好了,我的忠告,仅此而已。
老子的这番话,可谓坦诚直率,孔子感受到了,因此回鲁国后对弟子们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用网捕,游者可以为纶(用勾钓),飞者可以为矰(用短箭射),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将老子比作“乘风云而上天”的龙,可见孔子对他的推崇。事实证明,这两位世界级的思想巨人,其所展示出来的风范千古不朽!
司马迁继而写道,“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他还提到老子的后代:“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今山西运城市夏县东部)。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傅,因家于齐焉。”又说,“老子,隐君子也”。
传记的末尾,司马迁作了如下概括:“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
所谓“微妙难识”的书,指的应是老子的《道德经》。这部5000多字的宏文,至今仍为世界各国学者所关注与研究。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除了《圣经》之外,老子的《道德经》是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名著,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作为此书诞生地的中国人,我们无疑感到自豪。
《道德经》产生的年代,诸侯纷争不断。仅春秋期间,就发生过483次大大小小的战争。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统治阶级则智巧泛滥,欲望太多,“宫室日更,淫乐不违”。可以说,此乃产生老子思想的社会根源,《道德经》则是它的结晶。
近现代学者普遍认为,《道德经》所表达的哲学观点是唯物主义。中心思想为“道”。“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表现。以“道德”为纲,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等方面的见解。
“道”,既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老子曰:“无,名天地之始;有,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否定了神的存在以及神对世间万物的创造与主宰。当然,老子的唯物主义思想也有许多含混不清之处。如“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真正涵义是什么,并没有阐述清楚。因此,他所具有的观点只能说是朴素的、不彻底、有缺陷的唯物主义。
《道德经》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书中比较系统地揭示事物之间相互依存而非孤立的状况,描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充满着对立统一的矛盾。特别是,阐述了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现象:“祸兮,福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但是,老子没有谈及事物转化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而把对立面的转化视为无条件的绝对转化,乃一大缺陷。事实表明,缺少相应的条件,祸不会转化为福;福也不可能转化为祸。
老子道德经
如何认识世界,《道德经》也有精彩的阐述。老子说,“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即观察事物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主观片面。他特别强调,人要摆脱情感欲望的影响。还说,要善于做到知人知己,切勿自以为是。他认为,“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至于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学无忧”,并非提倡愚昧主义,而是反对投机取巧。但老子过分注重理性认识的作用,轻视感性认识,甚至否定实践的作用。他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窺牅,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这就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
《道德经》谈到了做人的原则,总起来看是“法自然”。即人的所作所为,要讲道修德,顺应自然。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无私。老子说,“圣人无私”、“圣人无藏”,“既以为人,既以与人”,等等。他提倡做人要先公后私,先人后己。二、谦退。他说,“为而不持,功成而不居”。还说,“不敢为天下先”,甘愿居后,甘愿处下。三、守柔。老子认为,新生事物虽然柔弱,但充满活力。人法自然,就要守柔。“守柔曰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的政治主张,《道德经》也体现得很充分。一曰无为。依老子所见,自然界万物“生之,畜之;生而勿有;为而勿持;长而勿宰”,自生自长。人也应效法天之道。“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人自正;我无事,而人自富;我无欲,而人自朴。”但“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顺应自然而为,使天下得到治理。即“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二曰简政。老子说,“天下多忌讳(指禁令多),而民弥贫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当官的“为无为,事无事”,才能消除“多盗”现象。老子特别警告当政者,切不可实行繁苛的政刑法令逼得老百姓活不下去。他大声喝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三曰反战。老子认为,“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因为战争是要死人的,所以反对。但他不反对正义的自卫战争,而且认为,慈者必胜——“夫慈,以战则胜”,哀者必胜——“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慈者是爱国的将士;哀者是为国家利益而不惜牺牲的人。有他们的参战,自然必胜。
谈《道德经》,不能不说到老子的理想王国:“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段生动的描述,反映老子的社会思想。它告诉人们,在这个理想国里,为政者实行无为之治,社会成员共同生产,共同消费,自给自足;人民可以吃得好,穿得好,住得舒适;老百姓纯朴敦厚,国与国之间没有战争,也不互相来往。老子的这种理想,显然是乌托邦式的幻想,不可能实现。但在当时的社会,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道德经》不仅是历史以来最伟大的哲学著作之一,也是千古不朽的文学名篇。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到“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5000多字,尤如一部长诗。字字珠玑,琅琅上口,既充满音韵之美,又饱含深奥的哲理。其中还不乏对偶、排比、比喻之句。如对偶:“贵以贱为本,高以低为基”;“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排比:“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比喻:“上善若水,水善利于物而不争。”“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等等。如果说,司马迁的《史记》,是跨越历史与文学两大系统的“绝唱”。那么,老子的《道德经》,则不愧为跨越哲学与文学两大系统的“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