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3 10:0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马照南



试论《论语》福文化哲学思想

 

马照南

 

 

《论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经典和哲学文献,蕴含博大精深的福文化哲学思想。在《论语》中,孔子通过阐述仁、义、礼、智、信等哲学思想,让人们掌握中华文化宇宙观、历史观、文化观,从容面对世间万事万物,感悟福哲学,创造福文化,乐享中华民族特有的福生活。身处中华民族复兴的新时代,阅读《论语》,更深刻体悟到这部千年文化经典,处处闪耀着中国福哲学的智慧光芒。

 

    一、仁为福本

 

仁是孔子思想的内核,是福文化哲学的基石。孔子在《论语》中,109次讲到了“仁”。在《里仁》篇中,孔子提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1]《论语·雍也》记载,子贡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回答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孔子认为扶贫济困,就是善政福政;帮助他人,就是善举,就是仁的表现。

仁,作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具有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仁体现天人合一思想,天地生物之心思想。仁是人与自然社会亲善关系,是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道德理想追求,体现了孔子对人的本质的判断,对天人合一、福泽天下的期望。孔子编纂的《尚书》中,讲到的经典的“五福”。“五福”体现了仁的要求,涵盖了人们在生命中所追求的各个方面,包括长寿、富贵、健康、道德和善终。“五福”代表着人类顺应自然和社会规律好运和幸福,是人类生活追求的目标和希望所在。通过追求和实践仁和五福,人们可以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人生,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孔子强调,仁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这句话告诉我们,仁德的人应该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言行谨慎、诚实可信,并广泛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孔子还强调仁爱的普遍性,要普遍地施于一切人。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即约束自己,遵守道德规范。仁的实现需要人的自觉性和道德准则。这种自我约束和道德自觉,是仁的内在要求。朱熹在注释孔子这段话时指出:“仁者,本心全德 。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 [4]

仁为福本。仁是福文化哲学的第一粒扣子。有了仁心,万事可为。一家仁,一国兴仁。千家万户有福,国家才有福。

 

    二、义福共举

 

仁为福本,是福文化哲学的源头活水;义是福文化的行动指南和实践路径。孔子认为,“义”是社会和谐、公正的基础,是实现仁德义福的必要条件。在《论语》中,“义”这个字出现了24次。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义”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义”是与“仁”、“仁福”是紧密相连的。没有“仁”“仁福”,就不会有“义”、义福;有“义行”才有“福行” 。仁和仁福是指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而义则是指将这种关爱和同情转化为道德规范和具体行动,以“义行”实现“福行”。

孔子认为,“义”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造福、建福、享福的前提,也是君子必备的品质之一。《论语·卫灵公》)指出“君子义以为质”。[5]《论语·阳货》记载,孔子对子路说:“君子义以为上。” [6]就是说,义是君子行为准则。人们追求幸福,应当遵纪守法,守住义的底线,使所言所行,符合义的要求。义行善举,见义勇为,才能真正理解践行收获“义福”。

孔子认为,同仁一样,“义”是天赋的、内在的,是人心所固有的善良本性的一种表现。仁爱之心是义的基础和前提。义,强调的是行为的适宜性和正当性,而这种适宜性和正当性,是建立在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之上,是合法合规,符合社会生活规律和道德要求的。只有具备了仁爱之心,对社会生活有了成熟的深入的思考,才能正确地判断什么是适宜和正当的行为,才能真正做到“义以为上”。

义是仁的体现和保障。一个人的仁爱之心需要通过具体的行为来体现,而这些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是否适宜和正当,需要用义来衡量。只有当我们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适宜和正当,才能真正地体现出仁爱之心,也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明确区分了君子和小人在义利观上的不同,强调君子应追求公正,不为私利所动。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提到:“见义不为,无勇也。”  [7]这说明面对正义的事情,我们应该勇敢地去做,否则就是不勇敢。

仁义有福,重在实践。当人们在行为上遵循“义”时,他们就是在实现自己的人性和道德价值。通过行善事、尽职尽责来体现仁义的价值。应该不断培养自己的仁心,保持和提升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心,根据自己的内在良知来行事。

义者,宜也。义行福举,可以被视为道德准则和生活哲学,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秉持正义,做出有益于自己和社会的行为。

 

    三、礼福同行

 

礼,源自远古祭祀,与福文化同时产生。孔子认为,礼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礼”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基石。《周易》的经典说法是,“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措)。” [8]这一段话,简要而精辟地概述了人类社会起源,礼及国家制度产生的客观性及其必然性。

《论语》中“礼”的内涵非常丰富。在《论语》中,“礼”字至少出现了71次。概述了社会制度、礼节仪式、礼貌、以及个人的行为举止、道德修养等诸多方面。孔子认为,礼是华夏民族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朱熹在注释孔子论述时指出,“礼者,天理之节文也。” [9] “礼”是天地之序、人伦之道的体现,它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使政治经济社会,乃至家庭得以有序运转。礼的核心是仁爱,礼的规范和行为都应该以仁为出发点和归宿。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10]孔子认为,有礼有序的社会,才是有福的社会。在一个有法有规有礼,充满爱和尊重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才能乐享五福,获得安全感、幸福感和满足感。

礼与福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遵守“礼”可以带来个人的福祉和社会的和谐,“礼”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减少冲突和纷争,从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追求“福”,也需要人们遵守“礼”,因为只有通过遵守“礼”,人们才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礼”,是道德修养和人性完善的体现。孔子要求,“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文质彬彬,而后君子”。“礼”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更是一种内在的道德修养。

从哲学角度来看,“礼福同行”,深刻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人与天地万物,息息相关,人应该顺应自然社会规律,循礼行事。

 

    四、智润福源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智慧(智)是时代的灯塔。智慧被视为一种能够引导人们走向幸福和福祉的价值引领,是君子的重要品质,更是社会进步的关键要素。智慧与福息息相关,智慧体现精神文明。智慧是达到幸福和福祉的必备条件。中国智慧体现中国精神、中国道路。正确的科学的明智的选择和决策,必然引领伟大时代。

从汉字的角度来看,“智”字本身就蕴含了“福”的含义。在汉字“智”中,“知”表示知识、见识,而“日”则象征太阳、光明,寓意着知识带来光明,指引人们走向幸福。因此,“智”本身就是一种“福”。在工作生活中,拥有智慧的人往往能够更高效地解决问题、提出创新性的建议,应对各种挑战,智慧是实现福利和幸福的重要因素。“智”被孔子视为一种基本的道德品质,与“仁”和“勇”并列,成为构成君子人格的重要因素。孔子认为,“智”是君子应该具备的品德,是君子人格所能达到的认知与思维境界。

“智”不仅指知识,更强调思维能力或认识能力。孔子认为,“智”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他主张通过“多见”“多闻”“多习”“多行”等方式来积累知识和提升智慧。“多习”、“多行”,包含多思,多实践,多历练,多总结。孔子自己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他否认自己是天才,认为自己的智慧是来自于不断的学习思考和积累。

“智”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明辨是非,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错的,怎么样做行为才会符合“礼”,才能做到“仁义”。在《论语》中,孔子多次强调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即要有诚实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这也是“智”的一种体现。

“智”与“仁福”是相互促进的。“智”需要“仁福”来滋养和完善。“仁福”也需要“智”来指导和支持。没有智慧很难做出正确的道德决策,也难以理解和践行仁福的原则。因为仁爱之心需要通过具体的行为来体现,而这些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是否适宜和正当,就需要用智慧来衡量和判断。

“润”意味着滋润、开启、引导。在这里,“润”可以理解为智慧对于个人福祉和社会发展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智慧能够启迪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的潜能,帮助人们实现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孔子认为,“学”是获取智慧的必由之路。通过“学”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智慧水平。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学而时习之”“学而不厌”“知者不惑”等著名论断。从这个意义来说,学习是增进智慧,是认识世界、理解事物,获取福的必由之路。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11]”

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好动,有仁德的人沉静稳重;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孔子又说,“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12]

孔子深知,要达到“知者不惑”的境界并不容易,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持久的追求。他鼓励人们要勤奋好学、勇于实践、不断反思和自省,以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智慧水平。

“知者不惑”是孔子对于智慧与道德关系的重要阐述,表达了他对于君子人格的追求和对于福文化智慧的深刻理解。提醒人们要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和自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世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孔子的思想中,“仁”是关爱他人,“义”是做应当做的事,“礼”是规范行为。这些德目都需要在“智”的指导下才能真正得到实现。例如,“仁”的实践需要智慧的判断,以确定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关爱他人;“义”的践行也需要智慧的引导,以明确什么是应当做的事,什么是不应当做的事;“礼”的遵守则需要智慧的理解,以把握其背后的精神实质和道德规范。

我们所处的新时代,社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矛盾,需要人们不断学习思考、以高度智慧和包容的心态来面对和解决。孔子所讲的“智”,提醒人们要以明理、公正的态度来处理经济社会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智、知、学,持续学习创新是“润福之源”,是人民之福、社会之福、国家之福。

 

    五、信立福远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13]“信”,是福文化哲学核心价值,诚信、信任是社会生活、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诚信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个人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中“信”字一共出现了38次,高于“善”“勇”“耻”“诚”等字,这显示了孔子对“信”的高度重视。这些“信”字在《论语》中进行了多次论述,涵盖了信任、对人讲信用、诚实不欺等意义。

 “信立”,意味着建立、树立,可以理解为通过诚信的行为和态度来树立形象和信誉。讲信用是人际交往、企业经营,乃至国家关系的重要道德规范。“信立”, 民间常说“靠谱”,是一种褒扬和赞许。而“言而无信”“说一套做一套”则是负面评判。

“福远”代表着当下和长远的幸福和福祉。幸福不仅仅是当前的满足和享受,更是长远的、可持续的福祉。这种福祉来自于道德修养、人际关系和谐以及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而诚信作为社会交往中最为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能够为带来久远的幸福和福祉。

 “信立福远”,是因果关系。信立,才能福远;福远,必须信立。它体现了福文化哲学对于诚信与福祉关系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论语》中多次提及“信”的重要性。“民无信不立。”[14] 强调了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认为没有信就无法立足。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强调了在与朋友交往时,应该言出必行,守信用,这样才能赢得朋友的信任和尊重。

孔子指出,“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15]表达了诚信与道义之间的紧密联系,认为只有符合道义的诺言才是可以实践的,这也强调了诚信在道德行为中的重要性。

 “言忠信,行笃敬”等,都强调了诚信对于个人品德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只有诚实守信,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进而在社会中立足。

福祉的实现离不开诚信这一基石。只有保持诚信的行为和态度,才能够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建立起稳固的人际关系,从而为实现长远的幸福和福祉奠定基础。

“信立福远”体现了诚信与福祉关系的深刻理解和追求。通过保持诚信的行为和态度,不仅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也能够在社会中建立起稳固的地位和形象,赢得更大的发展,实现长远福祉。

综上所述, “仁、义、礼、智、信”,集中体现孔子福哲学核心思想,是中华哲学的伟大创造。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这些思想不仅对理解中华福文化哲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治理国家和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注释:

[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69页 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版。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92页 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版。

[3]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49页 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版。

[4]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131页  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版。

[5]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165页 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版。

[6]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182页 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版。

[7]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73页  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版。

[8]黄寿祺  张善文:《周易译注》第647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年5月版。

[9]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131页 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版。

[10]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131页 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版。

[1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90页  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版。

[1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116页 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版。

[14]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135页 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版。

[15]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25页 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