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4 16:0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

 

【国学经典导读】

 

《张子全书》导读

黄黎星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几句为后人所传诵的名言,出自张载的《张子语录》。张载是北宋时期重要的哲学家,“关学”的创始人,是理学的奠基者之一,与周敦颐、邵雍、程颢、程颐合称“北宋五子”。《张子全书》,是张载一生著述的合编,集中体现了张载哲学、政治、经济、文化、伦理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的代表性著作之一。

 

《张子全书》十四卷,《附录》一卷,(北宋)张载撰。

张载(公元1020—1077年),字子厚,北宋时期重要的哲学家,与周敦颐、邵雍、程颢、程颐合称“北宋五子”。因其居住、讲学于陕西凤翔横渠镇,所以被学者尊称为横渠先生。作为关中的学者,他所开创的学派世称“关学”,是理学四大派别(“濂”、“洛”、“关”、“闽”)之一。张载的学说、思想,被吸纳、整合而成为宋代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载生于宋仁宗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原籍大梁(今河南开封),祖父张复,仕真宗朝,为给事中,集贤院学士,赠司空。父张迪,仕仁宗朝,于涪州知州任上病故,张载一家护送父柩返乡,行至陕西凤翔县(今陕西宝鸡眉县),因路资不足,加之前方发生战乱,遂于横渠镇安葬其父,全家即定居其地。

张载少喜谈兵,期盼建功立业,曾谋划组织民团收复被西夏侵占的洮西失地,年仅21岁的张载,向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的范仲淹上书《边议九条》,范仲淹一见便知其远器,劝勉他说:“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希望他在儒家学术思想研究上有所成就,不必执意于兵战之事。张载听从劝告,回家研读《中庸》,仍感到不满足,于是遍寻佛教、道家典籍加以探究,却觉得佛教和道家学说并不能使自己信服,又回头研读儒家经典。

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38岁的张载赴汴京应考,时值欧阳修主考,张载与苏轼、苏辙兄弟等人同登进士榜。在候诏待命之际,张载受宰相文彦博支持,在开封相国寺设虎皮椅讲《周易》,听者甚众。一天晚上,洛阳程颢、程颐兄弟来访(张载是二程的表叔),谈论《易》学,张载自以为不如。次日,他对听讲者说:“今见二程深明《易》道,吾所不及,汝辈可师之。”于是撤席罢讲。张载与二程谈论交流道学思想,涣然自信,说:“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于是尽弃释、老异学,专注于儒家经典的研究。

张载中进士后,先后任祁州(今河北安国)司法参军、云岩(今陕西宜川境内)县令、著作佐郎、签书渭州(今甘肃平凉)军事判官等职。在云岩县令任上,政事以敦本善俗为先,每月定时召集乡里高寿老人于县衙聚会,设酒食款待,倡导尊老事长之义,并询问民间疾苦,以儒家孝道伦理来训诫子弟。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御史中丞吕公著(晦叔)向神宗推荐张载,称:“张载学有本原,四方之学者皆宗之,可以召对访问。”神宗召见张载,询以治国为政之道,张载以渐复上古三代礼制来回答,神宗悦之,拟重用张载。当时正值王安石执政主持变法,张载请求观察新政一段时间后,再作计议。王安石想得到张载支持,说:“新政之更,惧不能任事,求助于子何如?”张载回答:“朝廷将大有为,天下之士愿与下风。若与人为善,则孰敢不尽!如教玉人追琢,则人亦故有不能。”这是含蓄地拒绝参与变法新政,却引起王安石的反感。张载拟辞去崇文院校书之职,未获批准。不久被派往浙东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审理苗振贪污案。此时,张载之弟、监察御史张戬因反对变法新政,与王安石发生激烈冲突,被贬知公安县(今湖北江陵),张载估计自己要受到株连,于是辞官回到家乡凤翔横渠镇。

张载回到横渠后,依靠家中数百亩薄田生活,整日讲学读书,常常独处一室,翻阅典籍,俯首读书,仰头思索,有所感悟,甚至半夜起来,秉烛而书。有学者求教学问修养之道,张载每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并勉励求学者以圣人为榜样,提升修养境界。为了训诫学者,他作《砭愚》、《订顽》训辞(即《东铭》、《西铭》),书于大门两侧。张载注重《周礼》的指导意义,还亲自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两项实践,撰写了《井田议》上奏皇帝。在此期间,张载潜心思考、精进不已,写下了大量著作,对自己的哲学思考、学术研探进行了总结,他的“关学”思想体系也最终完成于这一时期。

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春,秦凤路(今甘肃天水)守帅吕大防向神宗推荐说:“张载之学,善法圣人之遗意,其术略可措之以复古,乞召还旧职,访以治体。”于是神宗召张载回京任职。此时,张载正患肺病,但他说:“吾是行也,不敢以病辞,庶几有遇焉。”遂带病入京,就任同知太常职务(礼部副职)。不久,因与有司议礼不合,便辞职西归。十二月乙亥,行次临潼,卒于馆舍,享年五十有八。宋宁宗嘉定十三年(公元1220年),赐谥明公。宋理宗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赐封郿伯,从祀孔子庙庭。明世宗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朝廷颁诏,尊称为先儒张子。

《宋史·艺文志》著录的张载著作,有《易说》三卷,《正蒙》十卷,《经学理窟》十卷,《文集》十卷等。合编成帙、流传至今的《张子全书》仅有正文十四卷,包括:《西铭》一卷,《正蒙》二卷,《经学理窟》五卷,《易说》三卷,《语录抄》一卷,《文集抄》一卷,《拾遗》一卷,此外,以采录宋、元诸儒的相关论述及《横渠先生行状》等作为《附录》一卷。

据明人袁应泰的《万历戊午本张子全书序》,十四卷本的《张子全书》,由明人沈自彰所编辑刊刻,成帙在万历戊午年。沈氏刊刻本,并没有编入《宋史·艺文志》所著录的张载全部著作,而是有所选录的。此后的各种刊本,也都与沈氏刊刻本的卷次篇目相同。由此推论,张载的著作,在元明时期,可能有一部分已经亡佚失传了,但《正蒙》、《经学理窟》、《易说》等作品基本上得以保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张子全书》称:“张子之学,主于深思自得,本不以著作繁富为长。此本所录,虽卷帙无多,而去取谨严,横渠之奥论微言,其精英业已备采矣。”就是说,张载哲学思想的要义精粹,基本上都已保存在《张子全书》中了。

《张子全书》以《西铭》一卷冠首。《西铭》原名《订顽》,为《正蒙·乾称篇》中的一部分,张载曾将其录于学堂双牖的右侧,题为《订顽》,后来程颐将《订顽》改称为《西铭》,才有此独立之篇名。此篇的核心思想是:以乾坤、天地、父母(含男女,夫妇及家庭)为一体,以乾坤确立起感通之德能,阐明此德能如何从个体之身位向家庭或家政展开,并推达到天下。“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是《西铭》中的名句。《西铭》宣扬儒家“仁孝”思想,倡导“民胞物与”的伦理观,受到程颢、程颐和朱熹的推崇,成为宋明理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张子全书》收录了《正蒙》二卷。《正蒙》成书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秋。《蒙》是《周易》的卦名,该卦的《彖传》中有“蒙以养正”之语,意为从蒙童起,就应以圣贤的正道来进行培养。张载说:“养其蒙使正者,圣人之功也。”《正蒙》书名由此而来。张载以《易传》等儒家经典为依据,论证了物质的“气”才是世界的本原,批判了佛教“以心法起灭天地”、“诬天地日月为幻妄”的偏失,也驳斥了老子“有生于无”的思想,建立气一元论的哲学体系,开辟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正蒙》提出的“一物两体”思想,对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张载逝世后,《正蒙》一书由其门人苏昞“会归义例,略效《论语》《孟子》,篇次章句,以类相从”,分《太和》、《参两》、《天道》、《神化》、《动物》、《诚明》、《大心》、《中正》、《至当》、《作者》、《三十》、《有德》、《有司》、《大易》、《乐器》、《王禘》、《乾称》等十七篇,刊刻流传,关中一带几至“家弦户诵”。现存最早版本见于宋本《诸儒鸣道集》中。后来,罗钦顺、王廷相、王夫之、戴震等学者,都继承和发挥了《正蒙》的思想,其中以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所著《张子正蒙注》,继承发挥了张载的哲学思想,最为著名。

《张子全书》收录《经学理窟》五卷,有《周礼》、《诗书》、《宗法》、《礼乐》、《气质》、《义理》、《学大原上》、《学大原下》、《自道》、《祭祀》、《月令统》、《丧纪》等十二篇,是集中反映张载政治、社会、伦理、教育思想的著作。在《经学理窟》中,张载推重《周礼》,他以《周礼》为经典依据,提出改良北宋土地制度等的政治主张,建议实行《周礼》式的“井田制”,以解决贫富不均的社会问题;采取“封建”的办法,调整中央与地方权限,使天下之事“分得简”从而“治之精”。《经学理窟》对儒家经典《礼》、《乐》、《诗》、《书》的价值意义,以及学校、宗法、丧祭等问题,都有精审的论述。《经学理窟》中《气质》、《义理》、《学大原上》、《学大原下》、《自道》几篇,则集中反映了张载的人性论与教育思想。张载从他的人性论出发,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在变化气质,他着重孔、盂“义理”之学,要求士人游心于义理之间,矫恶为善,虚心一志,尽性寡欲,以达成圣贤的道德修养境界。《经学理窟》中的许多思想观念和具体论述,为朱熹等后人所继承和发挥,对后来理学思想体系的完成,起了很大作用。

《张子全书》中有《易说》三卷。张载的《易说》,又名《横渠易说》,有单行本刊刻流传。《宋史艺文志》著录为十卷,今所见之本仅三卷,解说《周易》上、下经者,各为一卷,解说《系辞传》以下至《杂卦传》为一卷,篇末有总论十一则。《易说》并非全面系统地解说《周易》,较为简略,“往往经文数十句中一无所说”,但立论严谨,有得则记,而不强为立说。此书当属张载早期作品,由早年讲《易》之稿修订而成。可以看出,张载以“气”为万物之本的唯物论观点,在此书中已经基本形成。张载批判了释、道两家关于“空”、“无”的观点,反对王弼、韩康伯等人的“贵无”论,认为:“大《易》不言有无,言有无,诸子之陋也。”虽然他也使用“太虚”的概念,但认为世界本源是太虚一元之“气”,万物皆由“气”聚散变化而成,“气”是充塞宇宙的实体,由于“气”的聚散变化,从而形成各种事物现象。这与他在《正蒙》中所阐述的世界本质观是一脉相承的。《易说》中的许多解说阐发,如关于“变化”、“动静”、“刚柔”的解说,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思想。《易说》是研究宋代理学思想、《易》学思想的重要著作。

《张子全书》除以上所述各篇外,还有《语录抄》一卷,《文集抄》一卷,《拾遗》一卷,是编辑者选录的张载部分《语录》、书札、策问、奏议、诗文作品等,以及辑录的若干零篇散章,可以作为全面理解张载学说思想的补充资料。

作为采录宋、元诸儒的相关论述及《横渠先生行状》等,作为《附录》一卷,则有助于了解张载的生平、事迹及影响。

张载的思想体系,“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其中《易传》对他影响最大。综观张载的学说思想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把握:

张载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气一元论的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先秦儒家以“天”作为最高实体,道家以“道”为万物根本,而佛教则以“空”来判断世界本质。张载认为,所谓“天”,“道”,实际上都是气。他提出“太虚即气”的观点,认为气是充塞宇宙之实体,道是气化的过程,太虚即所谓天,是指气散而未聚的原始状态。一切具体的事物,都是太虚之气凝聚而成,万物消亡又复归于太虚。太虚、气、万物,是同一实体的不同形态。在张载看来,世界统一于气,气有聚散而无生灭,气聚则有形可见,气散则无形不可见,太虚无形无状,却并不是虚无。从“太虚即气”的观点出发,张载批驳了佛道二家“空”、“无”的唯心主义观点。道家宣扬“有生于无”,张载指出:“若谓虚能生气,则虚无穷,气有限,体用殊绝,入老氏‘有生于无’自然之论,不识所谓有无混一之常。”。”(《正蒙·太和》)他认为道家把“虚”看作根本的“体”,把“气”看作外在的“用”,将二者断然分开,是不知道“有无混一”的道理。佛教宣扬“一切唯心所造”,张载批评说:“释氏不知天命,而以心法起灭天地,以小缘大,以末缘本,其不能穷而谓之幻妄,真所谓疑冰者欤?”(《正蒙·太和》)他认为佛教不知道大自然的规律,只是以所谓“心法”的主观意愿解释各种变化,凡解释不通的就说是虚妄,这就像夏虫疑冰一般可笑。张载肯定天地为本,人心为末,肯定物质的第一性和精神的第二性。

张载发展和丰富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张载认为,由气所构成的任何事物,都是阴阳矛盾对立的统一体,如果没有对立,就不成其为事物,“万物虽多,其实无一物无阴阳者,以是知天地变化,二端而已。”(《正蒙·太和》)又说:“物无孤立之理,非同异、屈伸、终始以发明之,则虽物非物也。”(《正蒙·动物》)张载把各种个别的对立概括为“两”,把各种个别的统一概括为“一”。他说:“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故化,此天之所以参也。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正蒙·太和》)认为事物总是“有两则有一”、“若一则有两”,强调两与一的互相联系、互相依存,而这种既有两、又有一的关系,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张载认为,对世界各种事物的知识是从耳目感官来的,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他肯定外物是感觉的源泉,说:“感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感。无物则何所感?”(《张子语录》上)这是张载认识论思想中的唯物主义部分。但张载又认为,对气的变化本性,“神”和气的变化过程,“道”的认识,乃出于人的“德性”,完全不依赖耳目的感觉,说:“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正蒙·大心》),这是出于对“德性之知”的推尊,却否定了感觉经验是一切认识的基础,构成了张载认识论中的唯心主义部分。

张载倡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主张调和等级矛盾,宣传兼爱的道德学说。张载从气一元论的宇宙观出发来说明人性,认为人和万物都是气聚而成,气的本性就是人的本性。气的本来状态构成“天地之性”,它清澈纯一而无不善,为人和万物所共有;人生成之后,由于禀受阴阳二气不同,又有各自的形体和特殊的本性,这就是“气质之性”,它驳杂不纯,是人的各种欲望和不善的根源。由此,张载指出,人们应当通过修养功夫,强调“学以变化气质”,以保存“天地之性”,恢复先天的善性。

张载还发挥了儒家传统的仁孝道德观念,并将它同“天人合一”的思想结合起来。他认为,人和万物都是天地所生,性同一源,本无阻隔,所谓“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西铭》),民为同胞,物为同类,一切同为上天所赐,所以应该兼爱天下人类和一切物类。人与人之间更应当“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正蒙·诚明》),彼此同情,相亲相爱。而在这个大家庭中,君主是天的长子,大臣是帮助君主的管家人,每个人都应努力对“天地”尽孝道,做到乐天安命、安分守己。张载的伦理思想,对明清之际王夫之的伦理思想有着积极的影响。

总之,张载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比较详细、系统的有关“气”的理论,初步论证了世界统一性在于物质性,论证了物质与运动的内在联系,从而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气一元论的哲学体系,开辟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新阶段。他的哲学思想对宋元明清几代的哲学,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唯物主义发展方向均有重大影响。张载第一次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一根本问题上,批判了佛教的唯心主义,在哲学史上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张载提出关于事物发展基本规律的学说,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发展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明代王廷相推崇张载的“太虚即气”的理论,认为它“阐造化之秘,明人性之源,开示后学之功大矣”;王夫之宣称自己是张载学说的继承者,在《自题墓石》中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认为“横渠学问思辨之功,古今无两,其言物理也,特精于诸老先生”;朱熹在《伊洛渊源录》中把张载和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并列为理学的创始人。张载的著作,在明初永乐年间被编入《性理大全》中,一直被明清两代政府视为哲学的代表之一,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

《张子全书》,明、清两代有不同的刊刻本,其中明万历四十八年刻本为现存最早版本。清代顺治、康熙、嘉庆、道光、同治年间又有数种刊刻本。现代版本,则有中华书局1978年出版的名为《张载集》的标点本,其正文以万历四十八年版为底本,参校郿县本、朱轼刻本、《正谊堂丛书》本及《张子抄释》等,对原书的卷次与篇目作了若干改动,把《西铭》归入《正蒙》中,书前载有张岱年《关于张载的思想和著作》一文,卷末增补了张载传记、事略,各书书序、书目提要等有关材料,比较适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