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8 16:2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黄黎星

 

【国学经典导读】

 

《仪礼》导读

黄黎星

 

《仪礼》为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与《周礼》和《礼记》合称“三礼”。《仪礼》主要记载古代贵族从成人、结婚到丧葬的人生阶段的各种行为礼节,以及在交往、燕飨、朝聘、乡射、大射等各种政治和社会活动中的礼仪规范。中国古代历朝礼典的制定,大多以《仪礼》为重要的经典依据,对后世社会生活影响至深。《仪礼》是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传统的主要载体。

《仪礼》,《汉书·艺文志》著录:“《礼古经》五十六卷,《经》十七篇。”班固自注:“后氏、戴氏。”今本存十七篇。


《仪礼》,原来只称为《礼》,汉朝人以此书所述,为士所必习的礼节,而称之为《士礼》;相对于另一部礼学著作《礼记》而言,又称《礼经》。晋代学者认为该书并非阐述礼的意义,而是记载具体的礼节形式,故称之为《仪礼》(《晋书·荀崧传》中有请立郑玄《仪礼》博士之语),这一名称逐渐被广泛接受,于是就沿用至今。“仪”有“仪式”、“仪节”的含意,外在的礼节形式,实质上是遵循“礼制”的敬畏之心的具体呈现,由此看来,《仪礼》这一书名,颇切合该书的内容,可谓名实相符。

关于《仪礼》的撰著,主要有周公所作与孔子所作两种观点。《礼记·明堂位》记载:“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服。”篇中还记述了“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乡而立”的情形,三公、诸侯之国、诸伯之国、诸子之国、诸男之国以及九夷之国、八蛮之国、六戎之国、五狄之国、九采之国的朝觐天子的方位次序,与《仪礼》的记述有相似之处。据此,崔灵恩、陆德明、孔颖达、贾公彦等人,均认为《仪礼》就是周公所制之礼。实际上,古籍记载周公旦“制礼作乐”乃是泛指礼乐制度的创立,而非实指撰著《礼》书。周公作《仪礼》之说,后人有所质疑,近现代学者多不信从。

另一种居于主流的观点是:《仪礼》是儒家创始人孔子所编定的。《史记》和《汉书》都认为《仪礼》出于孔子。《史记·孔子世家》上说:“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述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足,则吾能徵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汉书·儒林传》上说孔子“论《诗》则首《周甫》,缀周之礼”。司马迁说《礼》记自孔氏,班固说孔子把周代残留的礼采缀成书。《礼记·杂记下》记载:“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这也是相关的记载。孔子从小就好礼,“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成年后更特别留意各种礼仪制度,曾“适周问礼”,搜访采辑;还注重实习践行,《礼记·射义》记载“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这是在演习“乡饮酒礼”。《史记·孔子世家》还记载,周游列国时,“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于大树下”,可见他颠沛造次都不忘《礼》。作为著名的礼学大家,孔子以《礼》作为“六艺”之一教授弟子,一般认为,孔子授与弟子之《礼》,就是《仪礼》。因此,孔子编定《仪礼》,是较为可信的。宋代学者朱熹推测说:“《仪礼》不是古人预作一书如此,初间只是以义起,渐渐相袭,行得好,只管巧,至于情文极细密周致处,圣人见此意思好,故录以成书。”(《朱子语类》卷八十五),朱熹的意思是:《仪礼》中记载的礼仪的具体细节,早在成书以前就有了,经过长期行用,逐渐充实完善而定型,后来才整理成书。当然,也不排除孔门弟子参与了对内容的增补和修饰。

《仪礼》是儒家经典“三礼”中出现年代最早的书,也是儒家学者传习最早的书,始于孔子以“六艺”教授弟子。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授弟子有好几千人,身通“六艺”的有七十二人。孔子死后,“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而诸儒亦讲礼乡饮大射于孔子冢。”“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至于汉二百年不绝”。甚至在残酷的战争年代里,儒生弟子们对于诗书礼乐的学习也没有中断。《史记·儒林列传》记载,楚汉相争时,刘邦“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

《仪礼》在汉代的授受传承,《汉书·儒林传》有明确的记载。汉兴之时,首传《士礼》十七篇的是鲁高堂生。汉景帝时,孔宅出壁中书,有《礼古经》五十六卷,除与高堂生所传的十七篇相同者外,其余的三十九篇(可能多属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仪礼规范),因没有传习者,久而亡佚。自高堂生后,又有萧奋,萧奋因研习《礼》经至官淮阳太守。孟卿师事萧奋,又传授给后仓、闾丘卿。后仓传授给闻人通汉、戴德、戴圣、庆普。汉宣帝时,以戴德、戴圣、庆普三家所传的《礼经》立于学官。

最早为《仪礼》全书作注的,是东汉后期的经学家郑玄。郑玄遍注群经,尤重“三礼”,他积十四年之功,完成《三礼注》,其注简约而博洽,综容众家,兼采今古文经学之精华,成为最明快、精当的注本,受到后代学者的推重,流传至今。而大戴、小戴、庆氏这三家的《礼》学就逐渐消亡了。

《仪礼》主要记载古代贵族从成人、结婚到丧葬的各种礼节,以及其交往、燕飨、朝聘、乡射、大射等各种政治和社会活动中的礼仪规范。现依据郑玄注本的篇次,将《仪礼》十七篇的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第一篇《士冠礼》:古代贵族子弟年满二十岁时,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从此已经成年,成为家族的正式成员,开始了人生崭新的重要阶段。本篇记载贵族男子成年加冠典礼的详细礼仪。士冠礼的大致程序是,先用蓍草占卜选定行礼的日期,确定来宾;至行礼之日,由来宾加冠三次,先加缁布冠,再加皮弁,最后加爵弁;然后取字;冠者一一礼见母亲、兄弟、姑、姊,以及国君、卿大夫等;主人向来宾敬酒,馈赠礼品等。

第二篇《士昏礼》:“昏”同“婚”。古代贵族极重视男女缔结婚姻,视为上事宗庙、下传血脉的神圣责任。本篇记载男女双方在家长主持下,举行婚礼的系列礼仪。士婚礼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等六个主要程序,前五个程序由男方家派使者去进行,最后的亲迎,男子才亲自前往。古人认为,黄昏是阴阳交接之时,因而婚礼也宜于此时进行。娶妻称昏,正缘于此。

第三篇《士相见礼》:本篇记载贵族之间初次交往、相见的礼节,详细记载诸如带上合适的礼物登门求见,以及进行回拜的各种礼节。“士相见礼”是基本的规范,其后所记士见大夫、大夫相见、士大夫见于君等的礼节,都是由“士相见礼”所推及的。

第四篇《乡饮酒礼》:古代诸侯之乡有乡学,学制三年,学成者推荐给国君。为此,每三年的正月,乡大夫都要作为主人举行“乡饮酒礼”,招待乡中的贤能之士和年高德劭者。乡大夫和乡先生从学成者中选择最贤能者一人作为宾,其次者一人为介,又次者三人为众宾,与他们共饮,然后举荐给诸侯。本篇即记载此礼仪程式,主要有谋宾、迎宾、献宾、乐宾、旅酬、爵乐以及宾返拜谢等。

第五篇《乡射礼》:射,是射箭比赛。乡射是乡大夫和士在“乡饮酒礼”之后举行的重要活动。其核心内容是所谓的“三番射”:第一番射侧重于射术的教练,司射挑选六名弟子,分为三组,称为“三耦”,即上耦、次耦、下耦,每耦有上射、下射各一名;第二番射侧重于比赛,参加者除了“三耦”外,还有主人、宾和众宾,根据射的成绩,分别胜负;第三番射的内容与第二番射基本相同,但射的动作有音乐伴奏。

第六篇《燕礼》:“燕”通“宴”,“燕礼”是古代贵族宴请下属的礼节。本篇主要记载的是诸侯宴请臣下之礼。燕礼比飨礼和食礼简约,以饮酒为主,有折俎而没有饭,只行一献之礼,行礼场所在路寝。燕礼酒会上,有宫廷艺术家的演奏和歌唱。

第七篇《大射仪》:大射是诸侯国君为即将进行的祭祀、朝觐、盟会等选定人员,或者纯粹为了与群臣练习射技而在大学举行的活动。大射的主要内容是“三番射”,因此,其基本仪节与乡射礼相同,只不过是参加者的身份比乡射礼要高,掌礼执事者的官职更高,参与的人数也更多。大射与严射、宾射的主要区别是,后两者侧重于敬宾尽欢,前者则侧重于射的容体、动作是否合于礼乐规范。本篇详细记载大射的各种具体仪节,故名“大射仪”。

第八篇《聘礼》:“聘”是问候的意思。古代天子与诸侯、以及诸侯与诸侯之间,往往派卿大夫相互问候,以联络感情。本篇记载的是诸侯国君派遣卿大夫到他国进行礼节性访问的具体细节。聘礼是贵族代表诸侯国君所进行的高级会见礼,所以极为郑重,前往聘问的使者要携带礼物,并有执玉、郊劳、辞玉、受玉、私觌、问卿、还玉等一系列仪节。

第九篇《公食大夫礼》:公,通指五等诸侯的国君。大夫,指下大夫,小聘问以下大夫为使者。古代贵族款待宾客的形式有飨礼、食礼、燕礼之别。燕礼以饮酒为主,食礼以吃饭为主,飨礼最为隆重。食礼重于燕礼而次于飨礼。本篇记载诸侯国君以食礼款待小聘问的使者,兼记大夫相食之礼。

第十篇《觐礼》:觐礼是诸侯朝见天子之礼。本篇记载,可大致分为三节,一记在庙中受觐见的正礼,二记时会殷同之礼,三记巡狩而盟之礼,而以受觐正礼为重点。

第十一篇《丧服》:本篇旧题《丧服经传》,因除经文之外,还有解释性的文字,称为“传”。丧,是弃亡之意,人死称丧。亲人丧亡,子女亲属要用服饰来表示哀痛的深浅、礼仪的隆杀,标志生者和死者的亲疏远近关系。本篇所记丧服制度包括:斩衰、齐衰三年、齐衰杖期、齐衰不杖期、齐衰三月、殇大功、成人大功、繐衰、殇小功、成人小功、缌麻等十一种。

第十二篇《士丧礼》、第十三篇《既夕礼》:丧礼在古代属于凶礼,因死者的身份、等级不同而在礼节上有严格的区别。本篇主要记载士的父母、妻子、长子丧亡的礼节,故名“士丧礼”。《士丧礼》与下一篇《既夕礼》,本为一体,因为篇幅过长而折分为二。《士丧礼》记载的是自死者新亡起,至卜择葬日止的一系列详细仪节;《既夕礼》则继续叙述死者灵柩出殡安葬的一系列详细仪节。

第十四篇《士虞礼》:“虞”是“安”的意思。丧主安葬尸柩之后,迎死者的精气而返回殡宫,于日中致祭,以安其精气魂魄,称为虞礼。本篇记载的是士的阶层埋葬其亲人后,回家所举行安魂礼的详细仪节。

第十五篇《特牲馈食礼》:特牲馈食礼,是诸侯之士在家庙中祭祀祖父、父亲的礼仪。依古礼,天子、国君祭祀用太牢,即牛、羊、猪各一;卿、大夫祭祀用少牢,即羊、猪各一;诸侯之士祭祀用一猪,即所谓特牲。馈食,是向鬼神进献牺牲和黍稷等祭品。本篇记载的特牲馈食礼的具体规定和仪节。

第十六篇《少牢馈食礼》、第十七篇《有司彻》:少牢馈食礼,是卿大夫级别的贵族在祖庙中祭祀祖祢的礼节。少牢,指祭祀的牺牲用羊、猪各一。《少牢馈食礼》和《有司彻》本为一体,因为篇幅过长而折分为二。两篇相承续,记载卿大夫祖庙祭祀先人的正礼的规范仪节。

“礼”,是儒家学说中的核心部分,《仪礼》是古代贵族子弟和一般士人的必修课程,在过去的三千年里,大多数士大夫的知识结构中,《仪礼》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代中国是宗法制的社会,大到国家政治制度,小到家庭生活形态,无不与“礼”密切相关,而《仪礼》对宗法制度的遵循,对礼仪规范的阐述,都蕴涵着、呈现着相应的思想理论形态。要深刻把握古代中国的特质,研究古人的伦理思想、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就不能不注意《仪礼》这部著作。

《仪礼》在中国古代是作为圣人之典而受到尊重的,无论是皇室的礼仪制度,还是民间的生活习俗,无不受到《仪礼》的广泛、深刻、持久的影响,往往是以《仪礼》作为蓝本,加以损益而成的。《仪礼》中的礼制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典型,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尊奉相关的礼制仪节,实际上起到了延续、捍卫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例如,宋代的有识之士如司马光、朱熹等,顺应时势、对《仪礼》进行删繁就简,取精用弘的改革,摘取其中最能体现儒家人文精神的冠、婚、丧、祭诸礼,率先实行,并在士大夫阶层中加以提倡,收到了比较积极的成效。

《仪礼》一书,记载的是先秦的礼仪制度,其中的材料,来源甚古,比较可靠,而且涉及面广,从冠、婚、飨、射到朝、聘、丧、葬,无所不备,犹如一幅古代社会生活的长卷,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史料之一。书中所记载的古代宫室、车旗、服饰、饮食、婚嫁、丧葬、祭祀之制,以及各种礼乐器的形制、组合方式等等,颇为详尽,考古学家在研究上古遗址及出土器物时,每每要质正于《仪礼》。《仪礼》还保存了相当丰富的上古语汇,为语言学、文献学的研究提供了价值很高的资料。

应该说,《仪礼》在中国古籍中属于很枯燥难懂的一部著作,它的文字比较艰涩,内容显得枯燥,仪节繁缛复杂,器物名目繁多,这都大大增加了阅读理解上的困难,但是,只要以认真的态度去对待,讲求有效的方法,利用古今学者所积累下的学习经验和研究成果,就有可能肯下这块“硬骨头”的。学者总结出的研读《仪礼》的方法有:第一,对书里涉及的种类繁多的名物礼器,如笾豆爵俎之类,既要细看注文,又要查找有关书籍,尤其是相关的图谱,乃至实物图片,就能加强印象。若把其中各种器物进行分类(如分为衣饰、射具、饮食、器皿、宫室等),将有助于理解和记忆。此外,对某些常见的比较抽象的词汇,要弄清其含义。第二,尽量辨明行礼的处所,以及人和物所在的方位。阅读时,可以随手画出示意图,仔细加以比对,进而理解所述的内容。第三,各种不同的礼,都是由许多具体的仪节组成的,阅读时要细心加以辨认,节次分明了,整个礼文也就清楚了。例如,一篇《士昏礼》是由纳采,问名及礼使,纳古,纳徵,请期,陈馔,亲迎,成礼,妇见舅姑,醴妇,妇馈舅姑,舅姑飨妇,飨送者,庙见等十三个小节组成的,逐节辨析,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不惑。第四,《仪礼》中有许多礼例,是贯穿各种不同礼节当中,礼文虽没有明说,但很显然,各种仪节都符合某种内在的规定性,例如,凡室中房中之拜,以西面为敬;堂下之拜,以北面为敬;凡升阶皆让,宾主敌者俱升,不敌者不俱升;凡礼盛者必先盥,如此等等。仔细阅读,就可以归纳出许多“礼例”来,而对“礼例”理解的越多,对这书的理解就越透彻。

《仪礼》的版本,最权威的就是清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本中的《仪礼注疏》,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版。

研究《仪礼》的古籍,几位清代学者的著作颇有参考价值,张惠言的《三礼图》,精研《仪礼》,根据十七篇礼文编绘了六卷图,给读者提供了很大方便。张尔岐的《仪礼郑注句读》,将《仪礼》十七篇全部划分了段落,标明了节次名称,使《仪礼》的层次清晰地显现出来。凌廷堪的《礼经积例》,把《仪礼》中的礼例,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得通例四十例,饮食例五十六例,宾客例十八例,射例二十例,变例二十一例,祭例三十例,器服例四十例,杂例二十一例,共二百四十六例。他这书堪称是理解《仪礼》的一把钥匙。胡培翚的《仪礼正义》,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仪礼》正文和郑注做了全面的疏解,是研读《仪礼》的重要著作。

今人的《仪礼》研究著作,有杨天宇撰《仪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李景林、邵汉明、王素玲撰《仪礼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彭林撰《仪礼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这几部著作,既有对《仪礼》的注释解说,又有现代白话翻译,可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