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育白莲
林雨鋈 王卫斌
黎金华在采摘莲蓬
长汀县铁长乡铁长村青年黎金华以工匠精神,在勤劳致富的路上闯出一片新天地。
福建省长汀县铁长乡,境内山清水秀、土壤肥沃,生态良好,生物资源丰富多样,曾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的命名,但山高路远、偏僻闭塞,开发困难,因而被确定为长汀县5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乡镇之一,也是福建省排名前六的深度贫困乡镇之一。截止2015年年底,全村人均年收入只有5690元,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4户,贫困人口上百人。
铁长乡的贫困状况,青年黎金华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家虽然不是“贫困户”,但一直处于贫困边缘。父亲长期患胃病,诱发胃穿孔,母亲右眼泪道阻塞,差点失明,两人都动过大手术,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不能干重活。黎金华本人勉强念完初中就被迫外出打工,在一次意外的安全生产事故中,左手大拇指被机器轧碎,老板竟然耍赖硬说他故意玩“苦肉计”,拒绝支付医药费用。无奈之下,只好返回家乡务农。由于多年外出打工,他的视野开阔了,见识也拓宽了,面对乡村现状,意识到不能等、不能靠,要敢于开拓,勇于担当,脱贫致富。
2019年4月,黎金华主动找到铁长村两委签订一份合同,以妻子的名义注册成立了“长汀县董玉梅家庭农场”,办理了种植莲子和休闲农业观光的营业执照,并正式取得了“白莲基地”的经营主体资格。为了种好白莲,管好“白莲基地”,他多次自费前往江西白莲主产区向种植大户拜师求教,学习到了白莲种植到加工的一整套技术。黎金华自誉为一位“工匠”,对他来说,要像工匠一样,一是坚韧,不畏困难;二是精耕细作,勇于创新。他坚持在白莲种植过程的每个环节,绝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药物,确保出产的白莲原汁原味原生态。与此同时,他购置了两台旋耕机、两台空气能果蔬烘干机和一台剥壳去皮一体机,用机器代替人工生产加工。由于坚持品质至上,他家的白莲子一出来就被长汀县城六家客商包销一空。可是,经济刚有好转,却遇上当地上半年持续低温多雨,下半年罕见的酷热干旱,不但影响了产量,全年干莲子总产量不足4000斤,还造成产品卖相欠佳,这一年总计亏损达十多万元。
“开弓没有回头箭”。前进路上即使有天大困难,也要勇猛精进。亏损面前,黎金华没有气馁。2020年,在巩固原有100亩莲田的基础上,又承接了另外一户农户退出的20亩莲田,并全面进行深翻旋耕处理,引种了抗性强、生长期长、结实率高的太空莲,还在地势较高的山坡上修建了一座大型蓄水池,保证莲田长年有水灌溉。白莲的长势和收成明显好于往年。此后,黎金华扭亏为盈,白莲生产稳步上升。
黎金华的莲子加工车间
产品的质量,是黎金华始终关注的问题。为了确保产品质量,他与技术人员,以及家人严格把质量关,把品质优良农产品奉献给消费者,基本上占领了铁长及周边乡镇的白莲消费市场,并远销到北京、山东和江苏一带。有一位外地退休教师见他的莲子质量上乘,货真价实,主动按市场最高价一次就下单邮购了几十斤干莲子。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 黎金华种莲致富了,但目标是全村共同富裕。他吸纳了村里16户贫困户参与“白莲基地”的日常管理,主动调整了他们的劳动强度与工作时间弹性,做到务工顾家两不误。这样,临时性务工人数最多时40多人,计件日收入最高的达到200元。贫困户王金子的老公患佝偻病,丧失了田园耕作能力,黎金华给他安排了适合的工种;傅观音妹的小儿子上山采摘红菌不幸跌亡,留下小儿媳独自抚养两个幼女,婆媳俩到黎金华莲子加工厂做莲子去皮、通芯和包装等工作,不出远门每天赚取几十元工资,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帮人帮困,黎金华经营的“白莲基地”成了铁长村群众的“命运共同体”。
黎金华经营管理白莲基地和脱贫致富的整个过程,离不开福建、龙岩和长汀三级政府的扶贫政策。政府出资修建了一条直通他家门口的水泥路,改善山区生产运输条件。龙岩市财政局、长汀县供销社等挂钩帮扶单位,从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政府和有关部门强大的扶贫助力,加上自己辛勤劳动,黎金华走上致富路,成了铁长乡脱贫攻坚先进典型。
今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莲子市场受到冲击,莲子出现滞销。黎金华通过各种渠道、利用不同场合,向消费者批零兼售、薄利多销。他母亲和妻子也学会了通过网络向外界推销白莲子产品。一家人同心协力,攻坚克难,顶住了特殊时期不利因素带来的压力。他还采用真空包装、礼盒套装,开发利用莲叶、莲蓬、莲芯等副产品,努力打造“铁长白莲”地理标志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尝试开设农家餐馆、乡野民宿等项目,延伸白莲产业链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带动更多农户就业创业。愈挫愈勇,砥砺前行,黎金华坚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依托家乡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一定可以让乡亲们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战的最终受益者,而日子更加富裕,生活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