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之美在连江
紫 云
鲍、参、翅、肚为四大海鲜珍品,而鲍鱼又以其美味高居榜首,被誉为“海鲜之冠”。冠到何种程度?金代诗人刘迎所谓吃鲍鱼“如漱明月”,最为典型。他有《鳆鱼》(鳆鱼即鲍鱼)诗曰:“饮客醉颊浮春红,金盘旋觉放箸空。齿牙寒光漱明月,胸臆秀气喷长虹。”吃鲍鱼饮酒竟然吃出了月光,喝出了彩虹,可谓飘飘欲仙。
因其“珍”,才会“贵”,民间有言“有钱难买两头鲍”、“一口鲍鱼一口金”。在连江,鲍鱼这一海洋贝类软体动物,正成为千千万万渔民发家致富的“金疙瘩”。2012年,全县养鲍数量22亿只,年产量2.1万吨,产值达25亿元,总产量约占全国30%、占全省37.7%,为福建省之最。2010年就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中国鲍鱼之乡”称号的连江县,毫无争议地成为中国鲍鱼养殖第一大县。
如今,连江鲍鱼养殖正乘势而上,由内湾向外海拓展,由筏式吊养向网箱立体生态养殖升华,开辟耕海牧渔“新牧场”。掘金“蓝海”,连江鲍鱼将越养越“大”,渔民也将收获更多的“金山银山”。
养殖鲍鱼成为致富新路
地处闽江口北岸的连江县,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我们在近海观察,发现此地地形开阔,港湾沟连,港口密布,而且水深、涌大、浪高,具有优良的海水养殖自然条件。
连江全县总面积4280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3112平方公里,约是陆地面积的2.7倍,境内有“三湾(罗源湾、黄岐湾、定海湾)三口(可门口、闽江口、敖江口)”,海岸线长238公里,岛岸线长151公里,有大小岛屿224个。连江全县22个乡镇中,渔业乡镇有13个,渔业村105个,渔业人口19.14万,水产总量连续20多年名列全省第一、全国第二。
过去,连江水产养殖长期都是“老三样”(鱼类、贝类、藻类),更珍贵、附加值更高的鲍鱼、海参等,鲜有养殖。改变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1989年,福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聂宗庆研究员等人,将日本长崎县赠送给福州市政府的盘鲍,与从大连引进的皱纹盘鲍,放在连江县水产综合场进行人工育苗,获得成功。1990年,他们又在连江苔菉镇后湾村建立养殖基地,再次培育出鲍鱼苗种。
1991年,黄岐镇大建村群众在陆地上进行工厂化养鲍,获益良多。此后,黄岐半岛的渔民纷纷效仿,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逐渐形成规模并进入井喷发展阶段。期间,聂宗庆研究员等人又进一步对品种进行改良,培育出杂交后代苗种,当地俗称黑鲍。养殖实践表明,杂交鲍具有耐高温、生长快等特点,适应连江当地海水环境,从而推动了养鲍业快速发展。1996年,连江县又引进海上筏式吊养技术,获得成功。
通过20多年的实践探索,连江县已突破了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中的关键问题,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养鲍方法与技术,形成了鲍鱼海上筏式和陆上工厂化两种养殖方式互补的良好局面。由于养殖品种适宜、方法得当、技术先进,养鲍业发展迅猛,年养殖量由千万只渐渐跃升至一亿只、10亿只、20多亿只,成为中国鲍鱼养殖第一大县。
鲍鱼让连江沿海百姓大大受惠,过上了小康生活。有900多人的黄岐镇赤才村即是典型代表。10年之前,赤才村村民靠在近海捕鱼为业,由于渔业资源日渐减少,村民人均年收入渐渐减至一两万元。后来,他们转向养殖鲍鱼。如今,这个靠海的小渔村家家户户养鲍鱼,养殖面积1000多亩,年产值七八亿元,占连江全县的1/3强,堪称连江“鲍鱼第一村”。“正常年景,每家收入至少都在10万元以上。”村主任吴致富介绍。
政民携手产业做大做强
一个产业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要做大做强必须突破内部、外部多重掣肘,而这需要政府部门与从业者携手共进,完善提升。长期以来,连江县党委和政府在产业引导、品牌打造、抵御风险等方面,“该出手时就出手”,与渔民一道,精心培育连江鲍鱼“长大”。
首先是引导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除了养殖之外,连江积极引导发展鲍鱼育苗、深加工,以及海带、龙须菜养殖等相关产业。目前,连江鲍鱼已形成苗种培育、饵料供给、养殖、销售运输、加工包装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连江县注册登记鲍鱼养殖企业110家、注册资金2.77亿元,注册登记鲍鱼养殖个体户35户、注册资金1763万元。
养鲍业的兴起,抵消了近海捕捞资源日益衰退的不利影响,既实现了渔区产业结构调整,又解决了沿海闲散劳动力的出路,增加了百姓收入。连江县目前从事鲍鱼养殖的有1万多人,从事育苗的2000多人,从事销售的近千人。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鲍鱼养殖及相关产业,成为连江名副其实的水产养殖第一产业。
一个新兴产业要获得大发展,品牌打造很关键。2010年,连江县积极申报、准备材料,最终成功获得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的“中国鲍鱼之乡”称号。目前,他们已向国家质检总局申报“连江鲍鱼地理标志产品”。除此,2011年,作为海峡(福州)渔业周·渔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江县举办了首届鲍鱼节,2012年又举办了第二届。打造品牌、举办活动,大大提升了“连江鲍鱼”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为了推动鲍鱼产业良性发展,2011年5月,连江县引导鲍鱼育苗、养殖、加工、销售企业负责人成立了连江鲍鱼行业协会,并开通了协会网站。协会进一步加强了鲍鱼从业者与政府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促进了互享市场信息、互相交流生产与经营经验活动的开展,相互学习、推广科学育苗和养殖、加工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在规范行业行风,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遏制市场恶性、无序竞争等方面,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2年春夏之交,连江鲍鱼遭遇重大考验:“十年一遇”的赤潮从5月下旬爆发,延续至6月中旬,鲍鱼大量死亡,渔民损失惨重。连江鲍鱼协会密切关注,及时通过电话、网站等发出预警和应对措施,如在5月31日,他们就建议养殖户:尽量少投或不投饲料,有条件可迁移赤潮影响不大的海区,尽可能把鲍鱼笼下沉到6~8米以下深海区,较大规格成品鲍鱼尽可能出售以降低风险。
政府部门也紧急行动起来。连江县海洋渔业局除了及时通知防范之外,还派出技术专家分赴黄岐、安凯、苔菉、筱埕等乡镇,随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县财政安排了数百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恢复灾后生产及对受灾困难户的补助。为重振鲍鱼养殖业,连江县还专门召开了金融部门扶持鲍鱼养殖发展座谈会,引导金融部门通过延长贷款期限、扩大贷款规模、降低贷款利息等措施,扶持鲍鱼养殖户进行再生产。
齐心协力渡过难关,连江鲍鱼产业又恢复了生机。
破解难题促进转型升级
随着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养殖密度逐渐攀高,连江鲍鱼产业也渐渐浮现出问题,主要是水质变差、富营养化,白点病等疾病多发,导致鲍鱼大量死亡,造成不小的损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实现鲍鱼业可持续发展?方向是:向外海拓展空间,向生态养殖转型。
近年来,连江县积极引导渔民将养殖区外迁,在江湾海区先期建成8组96米挡浪坝,鼓励养殖户外迁。一些龙头企业也加入进来,发挥引领作用,欧圣集团就是响应者之一。
在苔菉镇后湾村外海海域,在欧圣集团的外海抗风浪塑胶渔排鲍鱼别墅养殖基地里,1250口塑胶渔排如列兵般整齐排列,养殖区干干净净,看不到传统木制渔排的脏乱差现象。外海养殖的鲍鱼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均提高了30%,而人工成本却节省了90%,这些鲍鱼每公斤能卖到250~440元的高价。
外海养殖的一大考验是风浪冲击,应对举措就是建设消波系统。所谓消波系统是指具有一定体积和自重的浮动构筑物,在海面受各向风、浪、流组合作用时,可通过自身的横摇、纵摇、升沉、进退、横移和首尾摆动,使外力作用衰减,从而起到消波的作用。根据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当波浪周期与主体结构自身的横摇周期相接近时,消波效果可达70%。
2007年,连江县投资800多万元建设1000多米长的浮筏式消波堤,环绕在东洛岛、祉洛岛内侧的海域。2010年,又在邻近东洛岛、祉洛岛和西洛岛内侧,新修一条消波堤。经历多年的大浪和台风考验证明,消波堤具有很好的消波消浪效果,即便是2009年12级台风“莫拉克”来袭,也没有造成大的破坏。
目前,连江县正在筱埕镇定海苔屿岛附近海域建设消波系统,计划投资5600万元,建设消波堤总长约2000米,将于2013年年底完工。这个项目为福建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所朱元康教授发明的专利产品,为全国开发海洋新牧场之先例。根据福建省水产研究所调查、编写的《连江县HDPE浮筏式消波堤建设暨掩护区养殖发展规划》,连江全县适宜开发的浅海有8万~10万亩,如果都配套建设好了消波堤,将为鲍鱼养殖向外海拓展空间奠定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伴随着海参等珍品的引进,连江养殖业“老三样”(鱼类、贝类、藻类)变身“新三样”(海藻、鲍鱼、海参),鲍鱼养殖也由筏式吊养向立体生态养殖升级。长长的海带、肥硕的鲍鱼、黄褐的海参和谐共处,构成了立体生态养殖世界,也形成了神奇的食物链配置:网箱上层养殖经济藻类,可以作为鲍鱼的优质饵料,中层养殖鲍鱼,鲍鱼的残饵、粪便沉到网箱底部又可以作为海参的食料,藻类则吸收鲍、参排泄的营养盐,达到水域生态保护的效果。
如今,这种绿色、先进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正在连江黄岐半岛一带浅海养殖区域推广,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更净化了水域环境,形成良性的生态圈。如果大范围实践成功,连江鲍鱼乃至整个水产养殖业将实现转型升级。
“渐台人散长弓射,初啖鳆鱼人未识。西陵衰老穗帐空,肯向北河亲馈食。中间霸据关梁隔,一枚何啻千金直……”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先生在《鳆鱼行》诗作中,热情而详尽地吟赞了鲍鱼之美。我想,假如诗人能穿越时空,登临连江,又会留下怎样的赞美之作呢?不妨把这一假设的疑问留给连江养鲍人,让鲍鱼之美不仅留在齿颊之间,更留在遐想的空间里。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连江》;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