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3 10:1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马 乔



城市年轮的记忆

 

   


 

  我曾写过一篇短文,有这样的落笔:“目光扫过之处,城市的年轮隐约可见:沧桑与新潮同存,斑驳和靓丽交错。斜阳霞辉下,小城把自己衰落和兴起的足迹,一一指给我看……”那写的是我站在牛头溪边的建光旋转楼上,俯瞰平和县小溪镇时的印象。时光飞逝过十几年后,我又邂逅了几乎相同的观感。所不同的是这一次,我站立的地点是于云霄县云陵镇西面的将军山上。

  将军山在云霄乃至漳州市,拥有如同藏人心中的岗仁波齐那样的地位。岗仁波齐是藏传佛教徒顶礼膜拜的神山。云霄的将军山,则是云霄人乃至漳州人心中的圣山!因为这里是千年漳州的开埠之地,开漳圣王陈元光的父亲祚昌开佑侯陈政就选择这里做陵寝之所。

1674960123356767.png

   将军山公园

      作为云霄县城西面的制高点,将军山拔地而起,仿若天降。仰望其巅,伟岸挺拔。如今,我站在将军山上俯视云霄县城,今非昔比!作为云霄邻县人,因为毗邻而相隔非远,加上这里有不少热情好客的亲朋,故而数十年来我造访这座拥有开漳圣地美誉的城郭,如同“赴墟”。

  第一次来云霄,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那时,实施改革开放虽然已若干年,但彼时的云霄县城,给人的印象依然像个放大了的山乡村落。城头卖海产小贩的邀客市声,城尾都能清晰听见。一排排挤成疙瘩的房屋,把仅有的数条名之为街的通道,挤成一条一条胡同;穿城而过的324国道,于是当仁不让地成了云霄县城的“中央大街”。站在城中心向西眺望,将军山仿佛就是西方的日落之地,给人距离城中央好远好远的感觉……

  然而,年历之树的叶片,不过只黄绿转换了数度,具体说就在“十二五”期间,云霄县城仿佛小姑娘长到十七八岁,出落的如花似玉让我有些不敢相认了。沿漳江两岸而建的云霄城,逶迤在青山绿水之间,给人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突出印象。云霄城长大了,发福了,也长高了。那条原先穿城而过,被云霄人当成云陵镇“中央大街”,两部车交汇都得小心翼翼的旧324国道,如今改道漳江之东,绕城而行了。那些早先被挤成小巷的街道,恢复了实至名归的名份不说,还变得宽敞靓丽了;最让百姓津津乐道的是,偌大的云霄县城,以前城东往城西,没有一条可以贯通的捷径通衢。因为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的复兴路,前后梗阻,成了云霄城内的一段“盲肠”,只会向世人与车辆宣告:想往城东或城西请绕行!而如今,复兴路东西两端的“断头路”,早被拓通,长度也由四百米延伸到三公里以上。从城东的江滨路开车西进,一支香烟还没吸完到就可抵达城西的将军山下了。往昔隔开城区与将军山的辽阔田畴阡陌,早被繁华的街区所取代。将军山距离云霄城早已不再遥远。甚至其城市远郊的身份已被城中山的新身份所替代。而选址于将军山下的云顶温泉大酒店也早已建成开业,生意红红火火。

  显然,在云霄城茁壮成长的年轮里,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动人故事!有言道:“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让我说:城廓又何尝不是一个地方最能度量日新月异变化的象征!一座城市建设得怎样,管理的如何?官方与民间通常会有两种不同的衡量尺度。官方的尺度,总爱用数据当载体。云霄的官方也概莫能外。负责云霄县城乡建设与管理的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反馈给我的采访答案就是一组组看似枯燥无味,实则很值得品评的数据。例如县城规划区面积由原来的90平方公里扩大至168平方公里;县城建成区从2011年的10.48平方公里扩大到2015年的13.5平方公里;县城人口由2011年14.5万人增加到2015年19.7万人。

  再如,关于贯通城市东西向主干道的复兴路,动迁楼仔脚片区的土地面积22.2亩,房屋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动迁199户893人。这些动迁户又在原地建了4幢总计4.1万平方米的安置房,给予就地安置。渡头片区,共征收房屋5.43万平方米,占地面积4.88万平方米,涉及动迁群众354户、房屋378间,居住人口1496人。这些动迁人口用10幢15至18层商住楼给予安置。复兴路东段片区,共征收房屋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占地面积3.89万平方米,涉及动迁群众555户、房屋587间,居住人口2331人。这些动迁户,用7幢15至18层,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商住楼给予安置。这三个片区的动迁改造,云霄县政府共投入15.83亿元。

  三如城市扩容和宜居环境建设,十二五期间,云霄县共投资14.4亿元,新增道路长27.78公里,新增道路面积57.94万平方米。其中开漳大道工程(曁云霄县将军大道北段道路工程)道路全长4.7公里,道路宽度50米,总用地面积404.5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3.5亿元,使将军大道全长延伸至12.7公里。为提升宜居环境水平,县里共投入资金3.5亿元,建成江滨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新增公园面积119公顷;还建成郊野绿道、城市慢道、城乡绿道网,新增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32公顷,新增建成区绿地面积177公顷,县城绿化覆盖率达41.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4.44平方米;关于县城亮化建设,仅改造LED路灯的道路就长60多公里,新装LED路灯3909盏;而在用水、用气和垃圾处理方面,改造供水主管道和巷管;自来水供水新增用户8514户,用水总户数达47085户;用水普及率99.6%,供水面积提高到15平方公里;新增天然气管道10公里。县城排水管网总长156公里,管网覆盖率达85%以上,其中污水管网长59公里,雨水管网长40公里、雨污合流管长57公里,污水处理率从69.5%提高到81.34%;垃圾无害处理处理率达到97.34%;新增排水管道67.5公里,其中新增污水管道44公里,新建污水泵站1座,污水处理率从69.5%提高到81.34%;垃圾无害处理处理率达到97.34%。

  除了重视城市的升档次提品味,云霄县还不忘把乡村建设置于与提高城市品位一起抓的位子上抓紧干好。2014至2015两年,该县就在马山村、山美村、佳洲村、下坂村,阳下村、内洞村等22个行政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共计投入2.728亿元,硬化村道长53.57公里,面积51.19万平方米;整治裸房1457栋,面积14.51万平方米;拆除旧猪舍、旱厕、废旧老房及临时搭盖2627间,面积5.25万平方米;新建水冲式公厕27座;新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共计25个,新建污水管网38.17公里,形成垃圾转运处理能力达到53.29吨/天。

  云霄公布的这些城建数据,老百姓是接受的,或者说持有异议者很少。我在云霄的亲戚和朋友无论品茗闲聊,抑或喝酒吹牛,我都能深切感受到他们对云霄县城市建设与美丽乡村环境的点赞。他们的点赞方式很有些个性,比如会有意识地对我说:“咱们别猫在屋里喝瘦茶了。上车吧,我带你去见识见识我们云霄县的新城区有多漂亮!”

  上车后,他们总把车绕着城市转。到城东的江滨路,会把车停靠在路旁的停车场,而后让你下车到漳江边上的江滨公园溜溜弯;车到城北,又会指着一片高楼大厦之林介绍说,这里就叫渡头,以前就是个村庄,如今像城市了吧?这些高楼大厦,都是原来住在这里的百姓的安置房。政府为这里的老百姓考虑的十分周全:和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幼儿园、农贸市场、大型停车场、购物广场等,就围着社区开。看过城北,车子顺着城西的将军大道一路南驰。“你们县城好像没有一条街道可与我们的将军大道比的吧?无论宽度,直线,还是长度。”在得到认同之后,他把车开得更快了,仿佛就为了印证他的将军大道又直又宽敞似的。当车子又停下时,主人说这里是云霄县新的行政区,是集行政办公、金融商贸、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及行政广场、市民公园为一体的新县城中心。但见他手指着县政府新办公大楼、新体育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广播电视技术业务用房、计划生育服务站业务技术用房、工商局综合服务所、云陵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和万星影城、环保技术用房、司法技术用房、宝龙将军一号、莆下湿地公园及广场景观,以及哲祥房地产、福锦房地产开发的社区,脸上眉飞色舞,洋溢着一股阳光般的绚丽色彩。未了,主人对我说:“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我再带你去看看佳州岛上的美丽乡村建设吧!你去了,也许会产生在哪里住一辈子的强烈向往的。

  云霄县城乡建设的年轮里有故事,这是毋庸置疑的。冷静想想,再眼拙的人,只要有心就会发现,在云霄城乡建设的旋律里,贯穿着一条主线:这就是城市是民众的聚居地,他们的幸福指数与城市的宜居度关系极大。而宜居环境与城市建设档次,与城市的文明品位,与城市的生态环境,乃至于与居民起居出行的方便都密切相关!于是,当地政府把改善云霄城的宜居环境定位于民生工程。凡事首先想到得是怎样满足人民群众的幸福要求,这才谱写出了一阙又一阙民心雀跃,民意颂扬的交响曲!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云宵》,图片来源于云宵新闻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