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3 23:3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杨跃平



城乡涌动创业潮

——华安县项目建设走笔

 

杨跃平

 

 

隆冬时节,刺骨的寒风席卷大地。山间峡谷,雾气氤氲,寒气袭人。太阳似乎也怕冷似的,裹着厚厚的衣服,远远地躲进了银灰色的云团里,透不出一丝丝热气。闽南山区华安却别有一番景象,无论是在漳州最北端的湖林乡,还是在最南部的丰山镇;无论是在县城中心,还是在工业项目“大舞台”的华安经济开发区,无不涌动着项目建设热火朝天的场面,无不涌动着工人们激情创业忙碌的身影,无不感觉到一阵阵清新凛冽的寒风,夹杂着一股股浓浓的温度扑面而来,这温度来自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热潮。

华安是革命老区,又是中央苏区县。过去,受客观条件制约,经济基础薄弱,项目建设一度缓慢。“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这是华安县领导一班人的共识。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扭住项目建设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和主动脉,坚持不懈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三抓三比、十项竞赛”活动为载体,围绕做好工业发展、城市建设、生态旅游“三篇文章”,念活茶、竹、林“三字经”,因地制宜,精心策划,层层筛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列入市、县开展竞赛的盘子。

 

组织领导强有力

 

为使项目竞赛活动既轰轰烈烈,又有序推进,县里曾专门成立以县委书记朱百里为组长、县长陈东海为第一副组长的“三抓三比、十项竞赛”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竞赛办,负责活动的统筹协调、宣传鼓劲、督促落实、解决问题。各乡镇、开发区和县直参赛单位也相应成立工作机构,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

走进竞赛办,就像走进作战指挥部。华安县“三抓三比、十项竞赛”领导机构、责任分工、主要指标、工作台账、项目汇总等上墙公布,一幅幅红色标注的竞赛进度表,犹如一张张谋划周密的“作战图”。正在忙于标明进度的竞赛办副主任黄韶明介绍说,为使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参赛项目全部实施挂图作战,每个项目都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明确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及时协调解决用地、用林、用工、审批、融资、征迁等问题。做好项目的谋划、签约、开工、投产、增资等重要环节。建立例会和通报制度,明确主攻方向;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合力攻坚;健全考评机制,层层传导压力;强化跟踪督查,鞭策后进迎头赶上。县主要领导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多次带领有关部门,赴北京、上海、成都,到福州、广州、厦门等地招商,对接项目。各乡镇也纷纷组成小分队,走出去招商、请进来考察,共组织外出招商110场次。责任领导深入工地,了解施工进度,实地解决问题。投资2.36亿元、总长5.1公里的绕城二期公路,上社大桥T梁横跨铁路,需获得南昌铁路局的批复方可施工,县领导不下十次,跑南昌铁路局协调,终于请来南昌铁路局领导和专家现场办公,实地解难,使项目顺利施工。黄韶明说,像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成为常态。

 

工业项目唱主角

 

工业是项目竞赛的重头戏。为改变过去“乡乡点火,村村冒烟”的工业发展状况,华安举全县之力,在南大门的丰山镇建立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62平方公里,作为承接工业项目的大舞台。持续实施“飞地工业”政策,鼓励各乡镇引进项目落户开发区。近年来,开发区加大投入力度,致力于打造生态型标准化工业园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开发区区位优势日益凸显,进入厦门“半小时经济圈”,成为漳州北部经济增长极。工业项目从原来的寥若晨星,到如今的星罗密布。

沐浴着冬日暖阳,在县发改局小李的陪同下,我们走进华安经济开发区。一条条园区道路宽敞洁净,一排排绿化树枝繁叶茂。美人树、黄花槐、紫荆花、三角梅凌寒盛开。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一幅“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画面呈现眼前。由福建马韵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建,总投资25亿元的漳州马文化旅游小镇项目紧锣密鼓,加快征地进度;由福建日上锻造有限公司投建,总投资10亿元的汽车轮毂制造项目开始安装设备;由福建卓逸窗饰有限公司投建,总投资3亿元的窗饰制品项目,边生产边建设;由福建永荣辉工贸有限公司投建,总投资6300万元的展示架项目已进入试投产……一批新引进的大项目、好项目抢先入驻。新增投资4.9亿元、建设年产4万吨过硫酸盐的龙翔实业有限公司项目热气腾腾,加紧调试设备;新增投资8000万元、扩建新型建材生产线的福建恒瑞新型建材项目,夜以继日,加快设备安装调试;新增投资4800万元、租赁厂房4000平方米、新增各类生产设备21套(台)的华安泳力泰针织机械项目进入试投产……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创新转型项目持续发力。

华安经济开发区成为项目建设的主战场。所到之处,一个个火热场面映入眼帘。在福建卓逸窗饰有限公司,只见车间外工人们忙于建围挡、挖水沟、搬水管、装修门卫房。沿着马路般宽阔的厂区道路来到2号生产车间,数十个工人正紧张有序加工生产木制窗饰。“最近连续接到订单,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生产,赶在春节前交货。”厂长吴建平高兴地说。卓逸窗饰利用原有的旧厂房进行改造,仅三个多月时间8700平方米的2号车间就投入生产,实现当年引进,当年见效。木质窗环保、透气、新颖,且透光度强,深受国外客户欢迎,产品全部出口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随着华安订单的增多,在上海的总部将全部搬到华安。”吴建平信心满满。

走进福建恒立丰工贸有限公司,一栋U字形的厂房拔地而起,“恒立丰”三个苍劲有力的金色大字,镶嵌于古铜色的外墙上,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工人们忙于夯实铺设地面,安装配电房设施,预埋排污和给水管道,以及地面管网、厂区道路、消防水池等配套设施建设。高经理介绍说,“企业计划总投资9600多万元,分两期建设三栋厂房和一栋综合办公楼。目前加紧2号厂房的扫尾工程,春节过后可投入生产。”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今开发区已入驻企业150多家、161多个项目,总投资300多亿元,全部投产后,预计年可创产值300多亿元。形成“一区六园”的发展格局,先进装备制造、金属制品、绿色食品、家具家居的产业集群。

 

民生事业“补短板”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华安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持续加大民生投入,补齐“民生短板”,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并重。岁末将至,寒意料峭。我们再次走进工地,感受建设者的创业激情。在华安县平湖道路改造工程,但听机声隆隆作响,只见各种机械穿梭往来。装满混凝土的运输车,排成长龙,鱼贯而入,倒进水稳层路面。挖掘机挥舞长臂,开挖管道、装载泥土、平整混凝土。压路机运足内力,缓缓地拉动巨大笨重的铁轮子,往返碾压路面。工人们焊接钢管、清理管道、拉线布管……一片火热。县市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小汤说,华安县平湖路道路改造工程,是件民生工程,也是华安对外形象。工程计划总投资1.1亿元,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改造道路长2.7公里,路面宽15米。目前,污水、雨水和电力管道预埋已完成90%以上的工程量,正加紧人行道和通讯管道及路灯照明工程施工。

华安县农贸市场项目,位于华安城区黄金地段。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总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市场面积4144平方米,固定摊位400个,店面90间。走进施工现场,只见五星红旗迎风招展,仿佛向人们昭示“龙舟竞渡,奋楫者先”。水泥浇灌车不停地发出轰鸣的响声,塔吊机伸展着长臂在空中挥舞,巨手般的浇灌管跨过钢筋“嗒嗒嗒”吐出混凝土,浇灌在三层的楼板上。工人们脚穿高筒鞋,头戴安全帽,撸起长袖子,在楼板上埋头作业。溅起的泥浆染成了花脸,冰冷的天气冻僵了手脚,个个不下火线。来自辽宁的王俊阁,中等个头,浓眉大眼,古铜色的脸庞透出不明不暗的红润。他说,家有父母、妻子和三个孩子,已经有半年多没有回家看望。虽然想家,为了赶工程进度,不忍心离开工地。“城关农贸市场是启动新城建设的第一个项目,自2017年10月开工以来,工人们披星戴月,每天六点多就进场,一直到晚上九点才收工,不到四个月时间,就完成地下停车场和第三层的主体工程建设。”市容管理处小谢如是说。小李告诉我,仅2017年涉及重点民生、交通先行、精准脱贫、公共配套等建设项目达到60多个,总投资38.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7.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2.4%。

 

营商环境再优化

 

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项目建设和企业的发展。华安县从抓干部作风入手,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来到竞赛办,悬挂墙上的“华安县推行一线考察干部工作台账”引起我的关注。台账中比赛项目、目标任务、完成时限、进展情况,一目了然。成立了以县委组织部长为组长的华安县一线考察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华安县委组织部关于强化在一线培养、考察、选拔干部工作的实施办法》《华安县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意见(试行)》等四项措施,建立一线考察干部工作机制,重大项目、重点工作选人用人机制。全县参与“三抓三比、十项竞赛”干部三百多名,收集一线干部责任清单两百多份、实绩清单四百多份,一线考察发现一大批优秀干部。这是华安县“抓作风比营商环境”的缩影。

如果说华安县一线考察干部工作法,对于激励干部一线建功立业,力促干部作风转变,提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是个成功实践。那么,创新政务服务标准化、信息化、便利化机制,又是一个有益的探索。华安以县、乡镇和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为平台,落实审批做“减法”,服务做“加法”,创新服务机制;以“最多跑一趟”,倒逼简政放权;推行“互联网+行政审批”,节省审批时间;实行重大项目“零等待”,重点项目“代办制”,推动项目快审、快批、快开工。2017年审批项目授权到位率100%,窗口延时服务1450件次,创新审批办件数416件,电子证照增长数75767件,“最多跑一趟”项目数1040件,便民服务中心网上办件数5523件。

营商环境再优化,有效破解项目建设用地、用林、审批、融资等难题,有力促进项目建设提速提效。2017年全县完成土地报批617亩,林地报批662亩。开发区盘活闲置土地1031亩,对接企业15家,为新引进项目缩短建设工期,降低投资成本。

夕阳西下,绚丽的晚霞透过鱼鳞般的白云,穿过树梢,在工地上洒下斑驳闪烁的金光。寒风轻拂,秀颀的玉兰树发出了哗啦啦的响声,为参赛者们加油鼓劲,助威呐喊。此时,站于高处,俯瞰工地,一个个生动画面展现眼前:身披晚霞、沐浴晚风的建设者,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新华安激情澎湃创新业,浓墨重彩写新篇。

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华安本文稍有删减;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