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的绿色工业
——华安经济开发区谱新曲
叶 子
提起工业,人们想到的往往是灰色:高大的烟囱喷出浓黑的烟雾,工厂周围污水横流、恶臭四溢,雾霾一样的天空……这一切已经都是过去式了。在华安经济开发区里,人们看到的却是满眼的绿色。绿色,意味着更环保、更节能、更休闲、更健康。汽车奔驰在华安经济开发区,只见道路四通八达,到处绿草如茵鲜花盛开,中间有高大漂亮的厂房点缀其中。
华安经济开发区位于华安南部丰山镇,区域面积78平方公里,规划面积62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约15平方公里。2005年创办,2007年成立华安工业集中区管委会,2010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县委、县政府下了指示:举全县之力支持开发区建设!县委、县政府的全力以赴成为启动经济开发区的最强大推力。开发区从论道到备战只用了很短的时间。行走在华安经济开发区,参观着一个又一个工业厂房,你的精神会不由得一阵阵振奋,你会觉得自己正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让你耳目一新,感受到新科技一日千里,让人顿生奋起直追之感。
开发区起步晚,表面上看是劣势,实际上是优势:虚心学习前辈的经验,少走绕路弯路,采用的机器设备都是当下最先进的,省去淘汰的烦恼,节约资金,同时更有环保节能意识,污水处理等配套都是一步到位,这是第一个后发的优势。第二个优势是,就是电源充足,电价便宜。由于地理优势的眷顾,美丽的北溪,不仅给华安县带来了秀丽的风景,还慷慨地给华安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电资源。华安是个水电大县,在这里工业用电每度只需0.55元左右,比其他地区每度电节省七分钱。极大地降低了运营成本。第三个是区域优势,华安经济开发区毗邻厦门,漳永高速的互通口设置到了开发区门口,提供了极大的交通便利,华安开发区顺理成章地承接了厦漳泉及汕头地区的产业转移。第四是政策暖商、亲商、和商、安商、富商,服务到位。可谓是万事俱备,只等筑巢引凤!
在海西建设这盘大棋中,华安经济开发区作为一枚棋子,如何开拓自己的疆土领域,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可不是“闲敲棋子落灯花”,而是要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才能下好一盘棋。开发区成立后,招商引资成了最重大的任务。为了招商引资那可是跑断了腿。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郑思强说:“有一次我们团队到了深圳要与某家董事长洽谈,可是董事长临时要出国,我们无功而返,那份失落啊……”出外洽谈忍饥挨饿是常事,车上常备矿泉水和面包充饥,几年来不少人落下了胃病。还有交通上的危险系数,出门在外家中的亲人总是牵肠挂肚。这些都是小事,招商洽谈的过程才让人分外焦灼。如何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赢得企业的青睐,让项目花落开发区,“凤求凰”的工作才是真正的困难。随着第一个项目的落地,第二、三个项目接连落地开花,成为擂响开发区的新鼓点,一张白纸上开始画上了美丽的图画。
如今开发区发展初具规模。已入驻企业150家、161个项目,总投资300多亿元,全部投产后,预计年可创产值300多亿元,税收10亿元。上市公司3家(正兴车轮、金昌龙机械、新长诚钢构)。初步形成了以先进装备制造、家具家居、绿色食品为主,金属制品为辅的“3+1”产业集群。再者,配套日臻完善。完成总投资8亿多元,建成长5公里、宽40米的九龙大道、南北大道两大主干道,长33公里次干道的四纵五横路网和5座大桥。自来水厂一期建设规模为1.5万立方米/日(目前正在技改)。华安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和两座变电站相继建成,基本满足现有需求。第三,发展潜力巨大。有着明显的交通优势。开发区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九龙江北溪、省道西港线、鹰厦铁路贯穿全境,区内有2个铁路货运中转站(潭口、碧溪),距漳州市区15公里,距厦门46公里,距漳龙高速公路漳州西互通口6公里,已投入使用的厦成高速和漳永高速(漳州至永安)均在开发区设立互通口,建成后将实现开发区半小时到达厦门、漳州港,进入厦门“半小时经济圈”。目前,华安县经济开发区重点扶持的产业有:一是光电产业配套项目。华安县硅石资源丰富,硅石储量1000万吨以上,年产量达3万多吨,目前已有多家硅企业投产,具有发展光电产业的资源优势。二是机械制造产业配套项目。目前,华安县已引进多家机械制造龙头企业,技术力量雄厚、研发能力强,初步形成汽车配件、电梯制造、建筑机械、电器产品为一体的机械制造装配群体。三是新型建材产业配套项目。开发区现有新型建材企业十多家,主要生产水泥、高档瓷砖等。该项目规划建材工业园2000亩,重点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化学建材、新型装饰材料、环保利废建材、新型乡村经济建筑材料等节能环保型建材,推动建材产业集群发展。
更为可喜的是,新长诚重工、龙轴、正兴三家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落户,让开发区一跃跨入“点题破局”的高位状态。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这三家大企业:
一、钢铁侠:新长诚重工
看到新长诚车间里的产品,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名词:钢铁侠。新长诚主要生产钢结构产品,用于厂房、桥梁、电杆、钻井平台等高层建筑,而且可循环利用。该项目系华安县新型建材产业龙头企业、省级重点项目,总投资20亿元,占地760亩,规划建设厂房13幢,主要生产设备钢结构、彩钢板、新型PC材料、金属幕墙等,2016年产值4.2亿元,税收1044万元。这是福建省最大的钢结构生产基地。产品尽量采用烤漆,远销欧美、东南亚。生产时采用高速的连轧机,轧机的孔型之间用反围盘过渡;而轧机与轧机之间,则多用人工的方式,由一名熟练的轧钢工用钢钳夹住从轧机吐出的钢条,一个漂亮的转身,将通红的钢筋送入下一道轧机的孔型。除了人工,我们还看见机器人的劳作。四五百度的高温,受热范围广,只能用机械手、机器人来操作。这些现代化的技术装备,给新长诚重工搭设了大展雄风的稳固平台。创造使科技抵达远方,让钢结构插上翅膀。我们还观看了钢结构吊装仪式,那简直是神奇的魔术!
众所周知,科技是生命力。新长诚重工集团公司领导决定实现自主研发,技术中心搞产品开发的技术人员个个摩拳擦掌,迎难而上。新长诚重工的历史掀开了新的璀璨的一页,开创了新长诚重工的新纪元。公司以科技领先的优势,充分发挥全面技术改造的技术装备优势,在国内钢结构生产的激烈竞争中,占据战略高地,实现跨越式发展!
品牌效应,开启了新长诚重工的广阔前景。在钢结构研发的领域里,公司每年都有新的突破,每年都有新的硕果。风华万千、光彩夺目的画面,运用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与实验室实践相结合,使成分、工艺设计更加科学合理,这类钢可镀、可焊,低温韧性好,工业生产方便,在钢相图计算研究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原创性和先进性,被诸多大型建筑集团确定为正式供货商。比技术改造更艰巨的是,如何使新长诚重工的生产工艺流程和人员素质迅速得到质的改观和提升,使企业的软实力与先进的技术装备相适应,以增强集团的核心竞争力!钢铁工人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骨缝里透着钢铁一样的刚强与韧劲!
随着国家大力推行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公司在做精做强传统钢结构产业的同时,将转向绿色建筑工业化集成系统提供商,延伸发展预制PC、轻质灌浆内隔墙、楼承板、金属围护系统以及模块钢结构等行业配套产品,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新的目标,呼唤着新长诚重工,开足马力,扬帆破浪……
二、正兴铝轮(第一条生产线)
走进正兴车轮有限公司,一大片绿色的草地,你误以为进入了一个美丽的花园,一个美丽的风景区。公司今后的设想是要建成观光式的工厂,提供让学生实习的机会。产品已从传统的钢轮向铝轮转变。铝棒从德国进口,生产出来的铝轮极为轻便。华安正兴车轮有限公司是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专业于高强度轻量化商用铝合金车轮及其他汽配项目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正兴集团上市后的第一个重点投资项目,也是正兴集团从传统的钢制车轮朝高科技的铝合金车轮转型迈出的重要一步。公司总投资20亿元,总产能400万/年套锻造铝车轮。第一期年产100万套锻造汽车零部件及航太领域铝合金产品,于2010年11月开工建设,首条生产线具备年产50万套锻造铝合金车轮于2013年底投产。整合了美国航空锻造技术和德国、西班牙、韩国、台湾等世界最前沿的现代化铝车轮生产技术,成为世界第一条全自动化铝合金锻造卡车轮圈生产线。项目产品具有轻量化、散热性好、尺寸精度高、安全无起火隐患、良好的耐腐蚀性能、美观大方、循环利用率高等优点,是汽车轻量化首选零部件,项目产品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要求。正兴铝车轮智能制造项目(第二条新生产线)更加注重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能自动检测密度、参数等方面的数据,如果机器损坏会自动报警。
企业重视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配备有完整先进的试验、检测设备,实验室通过了日本VIA认证;企业与北京大学工学院、福建工程学院、台湾明道大学等院校建立技术合作关系。专业的技术队伍和配备齐全的先进研发检测设备,有力保障了企业科研能力。目前已开发9个系列60多种铝合金车轮产品,产品已通过德国TUV认证、TS16949莱茵认证。目前已进入的主机配套厂有我国十多家车辆制造厂,产品还远销韩国、北美等国外市场。
三、闽台龙玛直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该项目由福建金昌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建,系华安县装备制造产业龙头企业。总投资20亿元,主要研发、生产关节轴承、齿轮、变速箱等汽车配件。目前,建成4幢厂房,主要生产导轨,工人不多,因为全部采用数控人工操作机器。我饶有兴趣地参观了直线导轨寿命试验机。机器手不停地在导轨上来回,仿佛永不知疲惫。
开发区内除了这三家上市企业为龙头,还有众多优秀企业。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振立工贸旅游用品有限公司,该公司秉承“自由、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将功能性与时尚休闲完美融合,与广大用户共享户外生活的休闲和谐之美。倡导一种大众均可参与的全新户外悠闲生活,户外的意义不仅仅是属于少数人的极限挑战与探险运动,更应是属于大众的亲近自然、放松身心,与朋友和家人分享阳光、空气的悠闲生活。
振立工贸公司的办公室有独特之处,那就是每一张办公桌上都有一盆绿萝。公司员工在为企业创造价值、为企业的明天奔走的同时,绿萝好像总是安静地立在玻璃缸里,变化不大。不知不觉间,它悄悄地冒出了米粒大的两棵嫩芽,之后嫩芽一天天变大起来,让办公桌上突然之间增添了一份春天生长的气息。每天上班,员工都能深切地感受到绿萝带来的春天般的美好心情。原本单调的办公桌上就多了一份生机了。
另外值得大笔书写的是以生产家具为主的华森集团。华森集团,集硬件、技术、成本、配套等优势。公司秉承“以人为本、以品质为核心、以创新谋发展、以诚信立口碑”的经营理念和“舒适、健康、环保”的产品研发理念,产品多样化、客户均衡化、生产标准规模化、严格交货期,产品远销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欧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华森旗下有三个品牌,顺百年中式家具、森洛伊仿美家具、青瓷家具。既有出口,也有内销,产品包括实木、软包等,一年产值大概在1.5亿至2亿左右。这些美轮美奂的家具在灯光下如梦如幻,经典美式元素与现代的几何图案的有机融合,让家具充满了无拘束的现代味道和简洁的古典灵感。森洛伊系列,针对都市中小空间的这恩德解决方案,完美诠释现代都市生活,它所带来的简约、舒适的居家氛围,满足了不同年龄层的需求。尺寸小巧,集收纳、组合、搭配等功能于一体,体质价值感的同时,足以让有限空间发挥无限创意可能。
太多的优秀企业不胜枚举。郑思强副书记介绍说:“利胜电光园的落户,使华安成为福建省光电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郑思强还说,一个经济开发区往往要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才能够成熟。发展的秘诀是创新。创新是开发区发展的原动力和灵魂。坚持管理创新,保持管委会“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的体制优势。坚持科技创新,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经过了近十年的努力,华安经济开发区从小到大,从少到优,从项目集中到产业集聚,从以前的招商引资到现在的招商选资、招商选税,前进了一大步,实现了质的飞跃。十年来,开发区不断变迁和提升,大摆龙门阵,不断修订区域经济战略,重新定位产业布局,超前规划,科学发展。好字当头,快在其中。参与现在,只为分享未来!
漫步北溪边上,清凉的山风拂去了人们的疲惫。北溪以她的宽阔和恬静,滋润着华安山城的工业梦想。华安经济开发区,飘逸成一幅读不尽的山水画,绿树幽深着工业区的繁忙,芳草摇曳着开发区生机勃勃的色彩。山风的抚摸,触动了如歌的心弦。工发区的一百五十几个项目,连接着开发区的现在与未来。驻足远眺,宽广的开发区在十二月的天空下一如四季那样永恒苍翠碧绿。在开发区这个充满绿色的王国里,我们分享着绿色的风采。我喜欢绿色的田野,茂盛的树,美丽的花,欢快的鸟儿,潺潺的溪流,喜欢绿色呈现的一片生机盎然,喜欢享受绿色带来的一切美好。绿,是喷薄而出生机勃勃的颜色!而绿色,恰恰是华安经济开发区的主旋律!山水有情,商机无限,华安经济开发区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兼收并蓄,创造和激发出无限发展潜力,正以放眼世界舞台魄力,构筑一座投资兴业、创造奇迹的活力之区,一座面向未来的魅力之区。欢迎广大企业共同筑梦、共创辉煌!让绿色工业的梦想腾飞,飞向绿色的明天!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华安》;图片来源于“福建华安”微信公众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