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创新满眼春
林 宇
闽江逶迤东去,三江汇处,巍巍中国塔宛如一座丰碑矗立千年,塔下的那片土地风生水起,波浪翻涌……
马尾,孕育了船政文化的千年古港,飘扬过千樯万桅的海丝重镇,如同一组充满激情的乐曲,不断演奏着跨越时代的交响,在历史的节点上,骤然跃动深沉的音符……
回望历史,当雾霾压抑着晚清时空,马江之畔独展一片蔚蓝,船政文化的光芒点靓了近代的星空,打开了面向世界的心扉,写下蓝色文明的辉煌篇章。1866年,船政设址马尾,延师兴学、造船出洋兴建海军,一代英杰引领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马尾以其创新发展的姿态,引得了世界的瞩目。
百年岁月急流过,沉寂的土地在春天的故事里复苏。改革开放春潮涌动,1985年,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落户马尾,吹沙造地,引进技术,引入人才,开发创业,以星辰的速度追赶世界潮流。马尾,又一次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延续着千年的海丝之梦。
马尾,从不缺乏宽广的视野;马尾,总是勇立潮头,开拓进取,创新发展是她永恒的主题。2015年,自贸区的落户让开发区承载着全新的使命,面向世界,再一次扬帆远航……
欢欣鼓舞之余,马尾人在思考,在探索。自贸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该如何耕耘,怎样走出新路,以发挥地域优势,彰显政策红利?这无异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怎么办?边学边干,于是,请来专家规划、讲解;组织人员远赴上海求取真经;沉下身子,调研问题,思考对策。
创新,还是创新,这就是关键。好在马江人本就勇于创新,善于开拓;那么就从这里开始,制度创新、服务创新、金融创新,三位一体,推动自贸区的建设与发展,短短几个月,面貌一新。
——制度创新,拓展一片新天地。
为促进贸易便利化,福州海关率先复制实施16项上海自贸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先进区,后报关”,缩短了通关时间,每票减少2小时,企业运输成本平均每年减少3万元;“批次进出,集中申报”措施使得通关效率每票减少4—5个小时,每家企业成本平均每年减少10万元;“智能化卡口验放”措施使原先的转关运输48小时变为现在3分钟可正常验放车辆,每家企业成本平均每年减少20万元。
推出16项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其中,全国首创的举措有“简化CEPA以及ECFA下货物进口原产地证书提交需求”、”放宽ECFA项下海运集装箱货物直接运输判定标准”、“查验作业微信预约模式”、“整车进口一体化快速通关模式”等4项。
复制实施7项上海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创新制度。“检验检疫通关无纸化”累计受理无纸化报检4.48万份、36.21亿美元,为企业缩短通关时间8.96万小时、降低费用约200万元;“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今年6月30日公示了首批7家被采信机构名单,已对247批、1.83万立方米的进口原木及木制品的检尺采用了此种通关放行模式;“开展进口货物预检验”,已对饲料等产品实施,累计放行12批次,265.36万美元,进口饲料周期从8个工作日缩减至5个工作日。
创新实施12项检验检疫监管制度。其中,全国首创的有“中国一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实施’统一申报、集中查验、分批核放’模式”、“对台湾地区输入区内的农产品、食品等产品试行源头管理、口岸验放快速检验检疫模式”、“改革和简化产地证签证管理”等3项。目前,中国一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实施集中查验模式后,平均每个集装箱能减少1.5天通关时间,每箱节省费用500元左右。
——服务创新,引发创业新热潮。
借鉴上海、天津、广州自贸区的投资管理制度、政府管理方式等,优化综合服务大厅各个窗口内部运转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一是企业设立实行“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对外资报、一口受理、“一照一码”服务模式,企业设立时间由原来15个工作日缩短到1个工作日。截至2015年11月底,自贸试验区马尾区块共新设企业2102户,其中内资1965户,外资137户(含分支机构,其中台资62户)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60户,注册资本总额357.55亿元。
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截至2015年11月底,共出具备案证明180多家,合同外资10多亿美元。
在全国率先试点推行3A“一掌通移动税务平台”。截至2015年11月底,共有1370个纳税人使用3A移动税务平台办理税收业务,实现移动办税和实时动态管理。四是推行电子营业执照。截至2015年11月底,马尾片共计发放的电子营业执照1400多份。
——金融创新,特色服务促发展。
引进金融及类金融企业。自贸区挂牌以来,落户马尾区的金融及类金融企业已有49家,其中银行1家,保险2家,证券1家,商业保理和融资租赁等类金融机构9家,互联网金融4家,其余金融服务公司32家。
开展金融创新业务。目前,落户马尾区的中行福州自贸区分行通过与香港中银、新加坡中银等联动,为区内的中铝瑞闽、福州港务集团等企业核定跨境借款额度18亿元;中行福州自贸区分行为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累计完成跨境交易金额570万元;中国银行、兴业银行、海峡银行、平安银行福州分行、浦发银行福州分行拟在自贸片区引入股权投资基金、产业基金,规模合计达299亿元。
加强跨境贷款、资金池、点心债等金融创新业务储备。五大国有银行、海峡银行等已与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国脉科技、华映光电、中铝瑞闽等20多家潜在客户达成跨境人民币资金池、贸易融资、点心债金融业务。
推动中资银行试点开办外币离岸业务。平安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已经取得离岸业务牌照。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在自贸区福州片区分支机构正在筹建之中,离岸业务分中心也在同步推进。平安银行拟依托自贸区分行设立离岸、保理、跨境结算3个业务分中心,兴业银行拟在福州片区成立金融同业分部。
创新,是民族的希望;创新,是自贸区发展的源头活水;创新,带来速度;创新,迸发出激情;创新,让梦想成真,让奇迹不断发生……
——挂牌200天,企业进驻2000家,注册资金350亿元,自贸区的服务大厅人头攒动,各类企业抢先登陆,借自贸东风,分享政策红利。
——首家股交中心企业孵化基地落址马尾。
2015年7月30日,上海股交中心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挂牌孵化基地揭牌,多层次资本交易中心成立,有助于园区孵化企业从交易中心获得最专业的人员提供的从初创、小微、发展、贷款、股权投资、融资租赁、并购、财富管理、家庭传承等全周期的高端金融服务。各类企业有望实现足不出户,即可全方位享受国内体系完善、成本低、优质高效的企业金融服务。
——万国国际商品交易中心落户福州保税区。风靡全球的韩国芦荟胶、美国的水宝宝防晒霜、德国啤酒……如今,不用代购,在马尾即能买到。万国国际商城集聚了世界各地上万种商品,分别来自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尼、德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21个国家和地区,涵盖食品、日用品、洒类、化妆品、小电器等品类,质优价廉的商品一时引发福州市民节假日的扫货行动。
——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正式运转。2015年11月3日海关和国检共同入驻管理的福州出口加工区跨境电商监管中心设立。以全新的进度流程,使商品比海淘便宜40%,物流时间缩短2-3天。如今,自贸区跨境电商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自贸区跨境电商O2O体验店、世创大厦展示中心,优传、味民公社纷纷落地。一夜之间跨境电商雨后春笋般生根发芽……
走进自贸区,我们品味一股全新的气息,有花的馨香在飘逸;
走进自贸区,我们感受一种真诚,有温暖流淌心胸;
走进自贸区,我们感悟一种精神,有激情奔涌回荡;
走进自贸区,我们体验开放的视野,感受创新的魅力。
古港,有一股春风,涌动在暖暖的冬季里;
马尾,有一片蔚蓝,洋溢着和谐与执着。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马尾》;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