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4 17:4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黄 俊



马江之畔崛起电子产业新高地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产业发展走笔

 

 

 

 

马尾这个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誉为“中国塔”的地方,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母亲河”闽江入海口,是中外闻名的通商港口、著名侨乡、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发祥地。1985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马尾成立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30年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已发展成为全国唯一集国家级开发区、国家显示器件产业园、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等“国字号”及特殊经济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和创新型宜居城区。

这块位于马江之畔的百年船政故地,从引进第一家企业入园投建到千亿电子产业园崛起,经历了“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聚—产业园”的发展轨迹,精彩演绎了电子企业由少到多、自弱变强、稳中趋好、华丽蝶变的传奇。伴随华映科技(集团)公司、新大陆集团公司和福建上润公司等重量级企业相继“安家落户”,园区“缺芯少屏”瓶颈的破解,高科技项目的陆续落地与蓬勃发展,补足了产业短板,高端化发展的集聚效应促使电子产业无可争议地成为支柱产业,并成为经济发展的稳定之锚、动力之源和希望之翼。

 

       砥砺奋进:玉汝于成显成效

 

1985年1月23日,那是一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时间节点,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获批成立,成为全国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时隔不久,时任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发表的署名文章《努力把福州开发区建设得更快更好》,更是让开发区在“马上就办”的箴言中劈波斩浪、扬帆领航。

春播一粒粟,仓储万颗籽。自30年前建区从零启动伊始,开发区在优化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中,以引进先进项目和高新技术为主,引导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努力提高规模效益,加快生产步伐,夯实持续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

那天,在高新园区管委会首席统计员吴靖的陪同下,笔者深入企业采访。走进华映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大门,眼见办公楼内墙上“正、诚、勤、俭”四个大字及其精辟诠释,彰显着公司极富特质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智慧。

董事会秘书陈伟接受了采访。他说,公司来闽是由时任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于1994年6月引进的台资项目。作为世界当时最大的单、彩高分辨率显像管制造工业集团——台湾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独资兴办的中华映管福州有限公司,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台商独资企业。

企业最早在开发区设立单色显像管厂,后来进行了不断扩厂投资。2002年,华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除了单色显像管厂外,还拥有4个彩色显像管、显示器厂,总投资规模达6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显像管生产单一基地,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仅次于三星。

2004年,在福州设立福建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转型液晶模组业务替代行将落伍的CRT产业。

2010年,企业逆势上扬,华映液晶模组业务重组借壳闽东上市成功,成为大陆A股台资企业借壳上市第一家,对两岸产业资本合作影响巨大,成为两岸媒体关注的焦点。

上市后,华映科技集团借助资本市场积极实现产业转型,由中大尺寸的液晶模组业务转型为中小尺寸液晶模组业务,并实现了福州园区产业的整合与升级。此后,2009年至2015年的营业收入从20亿左右逐步扩大到70亿上下,成为制造业中的佼佼者,并不断回馈社会、投资者。

2011年,投资科立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进军玻璃盖板原材料领域。历经3年多的发展建设,已于2015年下半年逐步放量;科立视公司采用溢流法生产的铝系硅酸盐盖板玻璃具备国际领先水平,是国内第一家,全球第四家生产盖板玻璃的厂家。

据介绍,同样在1994年,新大陆公司在时任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关心指导下睿智起航。创办至今,已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600多项(其中软件产品80余项),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超过80%,共计100多项创新项目获得国家及省级各类科技专项的立项。

集团现有700多项国家专利和数十项美国及欧洲专利,自主品牌产品行销世界各地,先后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优秀诚信企业等众多资质和荣誉。投资建立了北美新大陆、欧洲新大陆与新大陆台湾公司,并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到台湾投资的高科技企业。

 

        深耕坚守:强基固本续华章

 

作为中国(福建)自贸区、福州新区和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核心,是福州沿江向海发展的排头兵、先进制造业的桥头堡。全区电子企业精耕细作、架起电子产业崛起的强大“龙骨”,撑起发展壮大的强劲“脊梁”,续写“马尾样本”新篇章。

希望的种子离不开肥沃的土地,企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

在前往企业的路上,高新园区的孙茂岚说,开发区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引导和鼓励企业树立质量意识、标准意识,走质量立业、品牌兴业的路子,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先后引进了一批知名企业,园区规模效应与积聚效应迅速增强。

2006年为例,当年开发区获国家标准委批准,成为全国九个之一、全省唯一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试点单位。当时有30多个项目需要土地,出口加工区400亩土地,也有10多个项目在排队。如何招商选资,打造资本市场的“马尾板块”?经过反复权衡筛选,创新能力与高科技含金量颇高的国光电子、双翔电子、鸿发光电等企业,产出规模、财税贡献大的项目和著名品牌项目,优先获得宝贵的土地资源。同年,开发区多措并举,一方面拨专款奖励获得福建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发明金奖等荣誉的企业;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减少企业上市负担,并给予完成上市的企业一次性200万元的资金补助。

事实证明,开发区在2004年成功引进的国脉科技、朗讯科技等服务业外包项目,实现了服务贸易领域的新突破;原有的企业LG、飞毛腿等依靠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实现产值翻番。尤其是国脉科技项目,以不足800平方米的面积,创造了超过3亿元产值和3000万元税收。华映光电、新大陆、飞毛腿等多家电子企业建立的独立研发中心或企业内部技术开发中心有效运营。

采访中,企业副总郑志勇侃侃而谈。2004年成立的创高公司致力于无线DIY智能家居产品的设计、研发和生产,目前已完成了全球化运营的布局:产品研发中心位于福州、台北,工业设计中心位于深圳和荷兰阿姆斯特丹;而凝聚海外科技、设计附加值的最终产品在福州及东莞的生产基地完成生产与包装。

在福建上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林仁祥对企业创始人、总裁黄训松先生怀抱故乡情结将公司扎根开发区,并一直立足且专注于创新科技发展道路的做法赞誉有加。

坐落在开发区国道104旁的上润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传感器、控制仪表、管阀件以及石英表机芯研发生产的高科技企业。随着生产规模扩张和技术研发升级,2009年开启了二期建设工程,建立了中国仪器仪表行业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高精密光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基础工程中心。

公司凭借高精密机械以及材料技术领先优势的“杀手锏”,依托高素质研发团队,创造出了“多重坐标交互定位”的高精密制造工艺学学科,为企业成为中国目前仪器仪表行业的领军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撑。

2010年起,上润二期工程项目陆续投产,实现了从过程自动化产品向更高层次的工厂自动化产品全面延伸。公司是中国仪器仪表协会显示仪表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中国钟表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摆在面前的成绩单清楚表明,正是由于公司勇于技术攻关并自主研发的多项工艺技术水平,扭转了依赖进口的市场结构,并为我国航天和军工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全塑石英表机芯结束了日本制造商在中国及全球独霸市场的局面;高精度硅压力传感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获国家“863计划”立项。

 

      创新升级:抢占产业制高点

 

创业得益创新,创新释放活力。

开发区善于把握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撬动作用,下活电子产业一盘棋,不断促进企业创新改造,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到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有目共睹,实现了电子企业弯道超车、换档提速。

在这里,科技创新企业不胜枚举。

在这里,高新产品研发层出不穷。

在这里,强强联手样板捷报频传。

在这里,产业发展态势精彩纷呈。

开发区将创新驱动作为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和总抓手,从行政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破桎梏,扫除阴霾,陆续出台《关于奖励获得国际标准体系认证等企业的决定》、《扶持重点产业和企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等扶持政策,并通过设立高新技术产业专项奖励资金,吸纳高精尖企业和技术。同时,配套实施《马尾区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等,跳出来料加工的圈子,不断汇聚创新要素,重点支持一批技术先进、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前景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构建企业发展载体的领先优势和强大后劲。

与此同时,指导企业借梯登高、兼容并蓄,提升自主创新愿景,活用科技成果,申报专利;并在企业和科研院校、企业与企业之间牵线搭桥,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产品升级和产业链延伸,帮助企业站稳脚跟,再发活力,实现由制造向创造、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迈进,交出了可圈可点的满意答卷。

有事实见证:

当年的一支管(华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已经繁衍出一个产值500亿元的电子产业链,成为液晶模组、触控面板的行业领军者。

新大陆集团自主研发全球首颗、国内唯一的“二维码解码芯片”;二维码、环保紫外C消毒、大型臭氧发生器等核心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上润公司先后构筑了工业自动化、高精密机械制造两大产业链,成为全球行业领先的制造商;研发并量产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高精度硅压力传感器。公司牵头项目打破国际技术壁垒,为国家工业安全夯实基础。

福光数码公司专攻军用镜头与民用安防监控镜头,市场占有率连续四年全国第一。

国光电子科技公司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家生产聚合物固体片式铝电解电容器的企业,前期基础产品“聚合物片式叠层铝电解电容器”领先国际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年产值呈倍数增长。

国脉公司成为中国电信运维外包市场的开拓者和行业标准制订者之一,国内电信外包服务的领跑者,拥有完整的电信服务产业链,打造了覆盖全国的销售和服务体系。去年,又与上海汽车集团合作下一代车联网核心技术研发,汽车黑匣子已成为上汽系列汽车的前装零部件之一。

创高公司成为国内DIY防盗报警系统的引领者,安防产品创新标杆性企业;产品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且85%的产品远销欧美,其中自主品牌产品已占七成。

冠林公司名列“中国安防十大民族品牌”,公司生产的对讲产品深受广大业主热捧,产品市场占有率连年稳居全国第一。

东北理光(福州)公司投产的复印机再制造项目,成为了全国首家复印机企业再制造项目。

……

 

      物联网开启产业发展的“驱动器”

 

“当初将公司选址在开发区创业发展是一种明智的选择,现在品尝到了丰收的喜悦。回想起来,要讲这是一种福报并不为过啊!”在采访国脉公司的时候,公司总裁陈学华如是说。

假如说,科技创新助力企业步入了发展“快车道”;那么,物联网则成了催生产业发展的“主动力”。

依托当前自贸区先行先试政策以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等政策叠加优势,采取“强化特色,聚集产业”双翼齐驱,先后落实福州开发区扶持物联网产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园区入驻条件及扶持政策等举措,成立了福州市首家物联网协会,加强政企沟通、企业交流以及产业链合作。同时,进一步培育和发展互联网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并通过加快环境优化与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全面培育提升产业的新增长极。

2014年,马尾区新大陆、福光、三鑫隆等企业,均列入国家工信部物联网专项扶持资金的《扶持项目名录》,成为全国扶持项目最多的县区之一。

2015年初,开发区入围第六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物联网)”,成为全国第四个国家级物联网园区。

实至,名归!物联网是园区电子信息产业的提升和亮点,两岸物联网产业发展基地是两岸电子产业合作交流的成果。

近两年来,互联网游戏产业园、跨境电商园区等新项目、新产业纷纷落地,给园区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作为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优势区域,物联网产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技术商用化能力、产业配套能力及市场运作能力在全省具有示范作用,聚集了新大陆、上润、国脉、冠林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在传感器、二维码、射频卡采集器、车联网等物联网核心领域具有独特优势,产品广泛应用于智慧安防、智慧交通和智能家居等领域。

目前,园区集聚了50多家技术力量雄厚、创新能力强,在物联网技术研发领域具有先发优势和影响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其中,已上市企业14家(境内上市企业8家),而且,集聚了一批物联网周边支撑产业,如东北理光、爱普生等企业。据统计,物联网感知层,在2014年总产值达300亿元,申请专利达821件,税收达3.2亿元;其中的物联网核心企业有19家,实现销售收入约80亿元左右。

 

        三十而立:行稳致远结硕果

 

2015年,开发区迎来了建区30华诞,这个完成了由制造工业“一枝独秀”向产业多元“春色满园”转变的老牌开发区,伴随自贸区、福州新区“衔枚疾进”,两岸物联网应用示范中心、两岸文化创业产业园、福建侨商产业聚集区、跨境电子商务园区“扎堆抢滩”,新增企业和项目质量“蒸蒸日上”,电子产业发展状态呈现出从“微笑曲线”底端向上驱动经济加速攀升的新路径。

30个春秋冬夏,烙下了开发区不惮前行的清晰足迹。

披荆斩棘的实干,攻坚克难的智慧,海纳百川的进取,促使承载着多重“国字号”责任担当的开发区,始终坚持以产业发展为主导,审时度势,布施德政善策,因地制宜确定工作重点和扭住发展路径,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争一流”的使命感,在建设发展的大潮中,迅捷踩下增效提质的“加速油门”,启动了力度、广度、深度都前所未有的“高速快车”。

政府对开发区期许良厚、崇重逾常,开发区以国家、省市经济政策之“纲举”促进产业发展提升之“目张”,依靠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优势,凭借政策利好和企业中坚砥柱的根基,主动作为。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到不用扬鞭自奋蹄,以创新谋篇、实干作答,咬定目标真抓实干,同心合力共克时艰,为真正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目标昂首挺进。

这块曾经创造过无数奇迹的神奇沃土,因为电子产业的崛起,愈发变得令人刮目相看。客商流、资金流、物源流极度聚集,考察团、参观团、旅游团接踵而至,新报刊、老媒体、新闻人络绎不绝。在这,不需要枯燥的数字来修饰或点缀。真金白银的“改革红利”和“政策福利”背后,是园区打出一系列稳增长增效益的“组合拳”,丰富产业业态,补足发展短板,积极适应发展新常态,拓宽产业新路子,充分释放新活力,确保经济运行平稳健康,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向好势头,将蓝图转化为现实发展成果的最佳注脚:

2015年1-11月,五大产业共实现产值580.31亿元,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302.26亿元,增长10%。

 

       写在最后的话

 

喜看,“十三五”规划已经拉开大幕,为今后电子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擘画了路径。

然而,困难与希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有着难得历史机遇叠加的开发区,如何持续清除各种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冲破各种既得利益阻力和藩篱的硬仗仍然任重道远。而且,传统行业面临增速放缓、金融市场动荡等问题,能否持续寻求新的增长点?能否栉风沐雨,继续向着产业振兴的目标坚定前行?

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需要实体经济企业不断评估和修正预期目标,不断吸收新的互联网观念和办法,使这场革新成为一个动态过程。因此,企业能否有勇气探索与互联网融合的新平台新方式,能否能承受转型带来的成本和“阵痛”?也许,将是所有电子企业必须持续探索实践和不断破解的首要命题。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马尾》;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