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口汽车城园梦记
王晓岳
一
2004年底,福建汽车工业集团公司编撰了一本名为《逐梦之旅》的书。国家机械工业部原部长何光远为该书作序,他用动情的文字概括了福建十年逐梦的光辉历程:
“当2004年渐行渐远之际,闽台汽车合作也一路风雨地走过了十年。这十年令人感叹,令人震撼。福建省用十年时间走过了别人可能要花上几倍时间才能走完的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了汽车工业梦、轿车梦。随着戴·克项目的立项获批,汽车强省的梦想,也变得不再遥远。”
何光远说的“一穷二白”,是对福建工业基础的真实描述。1982年,福建省政府把汽车制造业最基本的冲压、组装、涂装、焊装等“四大工艺”生产线列入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周期横跨两个5年计划,直至1992年,“四大工艺”生产线还停留在纸上,福建的汽车梦仍是一枕黄粱。
福建省委、省政府深知工业化的基础是制造业,而汽车工业是制造业的龙头,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二战之后,德国和日本就是靠汽车制造业走出废墟走向繁荣的。福建若要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不能不重视汽车工业的战略地位。1992年,省委、省政府毅然决定把汽车工业作为福建省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成立了以副省长施性谋为组长的省汽车工业领导小组,组建了省汽车工业集团,调省经委主任郑本灼任集团董事长。省长陈明义、副省长施性谋分别会见了日本、印尼等国客商,洽谈汽车工业招商引资事宜。
省委书记贾庆林向国家机械工业部要人,硬是把国家重点企业——太原重型机械厂的常务副厂长凌玉章挖来,任福建省机械厅副厅长,分管福建汽车工业。
二
项南来福建工作之前,曾在国家机械工业部任职,他十分清楚工业基础对于国民经济的决定性作用。他任福建省委书记之后,促成了福建与重庆、江西的合作,三家联合成立了三江(指闽江、长江、赣江)公司,把日本50铃卡车的图纸拿来消化,重庆、江西分别做成了庆铃、江铃卡车,福建的福铃卡车却胎死腹中。问题是福建没有钱,向上要,不给。上面说,福建不适合办制造业,投向福日电视机、百灵计算机、水仙花牌电冰箱的钱都打了水漂,汽车工业不能在福建布局。
后来,曾在二汽任厂长的王兆国省长,非常想在福建开发汽车工业。1984年,在他的努力下,福建成立了省工业公司,规格为副厅级,主要任务是造汽车。这回是省里有关部门不理解。他们说,王兆国省长在二汽做神龙汽车,与法国雪铁龙合作,国家一次性投资就高达100多亿。项南书记向上要一个亿都要不来,省长梦想空手套白狼,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东南汽车城
第一任福建汽车工业集团董事长郑本灼吃奶的劲都用上了,做了两年,依然劳而无功。
本来,陈明义省长亲自出面已与印尼侨商林绍良谈妥,林绍良的三林集团、福建汽车工业集团、日本马自达公司三方合作,三林集团负责投资,福建出地出政策,马自达公司负责出技术,在林绍良的故乡福清创立汽车制造公司,并签订了合作意向书。但最后资金还是没有落实。
1994年5月19日,省委任命凌玉章出任福建汽车工业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省委书记贾庆林亲自找他谈话。
贾庆林说,“你牵头挂帅拼一回,能做就做下去,做不下去,咱们就向全国宣布,福建再也不做汽车了!”
听了这话,凌玉章的一腔热血直往脑门上冲。在太原重机厂,贾庆林是他的老领导。他清楚,老领导的意思是,破釜沉舟也要把福建的汽车工业拼上去。凌玉章被这种“伟大的悲壮”感动了,霍地站直了身体,想说些“不死不休”的豪言壮语,但他哽咽了,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已有700多家汽车制造企业,恶性竞争到了白热化程度。某中央领导十分痛心地说,几条大狗,几只小狗,一群野狗,为了抢食,相互撕杀,中央不能不管啦!1994年,中央出台了整顿汽车行业的文件,文件强调规模经济,突出抓大放小,严禁新上汽车项目。这些新规对于福建来说,如同屋漏偏逢连阴雨。
凌玉章还是硬着头皮找到国家计委,请求对福建网开一面。汽车司的领导看过凌玉章递过的名片后说,福建还想做汽车?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我劝你趁早换个地方。
凌玉章回头去了“二汽”,他对二汽总经理马跃说,福建条件差,请二汽出手相助,福建汽车工业集团能否成为你们的子公司?
马跃说,现在是压缩整顿的档口,我们也很难,实在没能力帮你。
向国家要政策的方案遭遇失败,先当大企业子公司这一“曲线救国”的方案也碰了个钉子。凌玉章仍不死心,又把目光投向了“一汽”。凌玉章去“一汽”之前,贾庆林给“一汽”总经理耿昭杰打过招呼。耿总专门召集“一汽”领导开会,集体听取凌玉章关于请求做一汽子公司的发言。听完凌玉章的陈词,所有领导一一表态,都说这事不能做。
无情的现实把凌玉章逼上了绝路。
三
古人云:苦心人天不负。也许是福建几代人前赴后继的苦心感动了上苍,老天爷终于给了福建一次绝处逢生的机会。
事情的缘起是这样的:裕隆集团是台湾最大的汽车集团,旗下的裕隆汽车制造股份公司和中华汽车制造股份公司分别生产轿车和商务车。其汽车销量占台湾汽车销量的一半,故有台湾“车王”之称。董事长吴舜文女士,江苏武进人,1913年出生于上海有名的纺织世家。其父吴镜渊不仅是爱国纺织企业家,也是中华书局的创办人。吴舜文颇似其父,爱国且具有战略眼光。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她就一心移师大陆,看好大陆的汽车市场。由于境外汽车企业不能在大陆独资办厂,所以她一直在寻找合作伙伴,从东北找到天津,从武汉找到广州,找了整整六年,竟没一家同意合作。其原因是,她的三个合作条件无人敢全部满足。这三个条件是:其一,她投资的比例要占50%,两家对等;其二是她要拿产品来做,整车生产;其三她要派其义子林信义(后任台“经济部长”)作总经理,负责生产和管理。
1994年11月27日,在省委领导的促成下,凌玉章和裕隆集团总经理协理黄文成见了面。凌玉章开门见山,他对黄文成说,我们对贵集团的三个合作条件进行了认真探究,第一条投资比例各占50%,没问题;第二条,产品适合我就接;第三条,产品和科技是你的,你派林信义任总经理我不反对。
黄文成次日急匆匆返台,把凌玉章的态度向吴舜文、林信义作了汇报,吴林均不信。他们认为,6年都谈不成的事,凌玉章竟然一口应允,是否儿戏,还必须验证。
1994年12月27日,黄文成又来见凌玉章。黄说,为慎重起见,董事长、总经理让我再次确认贵方的承诺。凌玉章说,商场最讲诚信,我凌玉章怎敢拿福建汽车工业集团的信誉当儿戏!
黄文成盯着凌玉章看了许久,欲言又止。凌玉章知道黄文成要问什么,便坦然解释说,你想知道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态度。这么大的事当然要由省里拍板,不是贾书记、陈省长谁敢超越“外资占比不得超过49%”的红线。听了这话,黄文成才由紧张转为释然。
1995年1月15日,裕隆集团总经理林信义来了,还带来律师、顾问一干人马。林信义与凌玉章谈了半天就签下了合作意向书。当天下午,省委书记贾庆林、省长陈明义在西湖宾馆8号楼接见了林信义一行。
贾庆林之所以同意台方的三个条件,主要是看好发展对台经贸关系的大环境,福建只有抓住机遇上了汽车项目,一切才有可能;其次,台湾从零起步发展到10万台汽车规模的第一代创业者都还健在,与其合作可以少走弯路;其三,台方资金、技术正好能满足福建开创汽车产业的需求,可以直接嫁接过来;其四,以福建当前的基础,国际大牌汽车企业瞧不上眼,断无合作可能。
何光远说,是这些独到的战略眼光成就了闽台汽车合作。
接下来的事是项目预审报批。当时,德、法、美、日的名牌汽车已风靡中国汽车市场,业内没人瞧得起台湾汽车。国家计委领导也持这种观点。他说,全中国没一个汽车厂认为台湾有汽车,他没技术,充其量是三菱的组装厂而已。你福建没钱没人没技术,非要做汽车,就找奔驰、三菱这样的百年老厂合作,找台湾合作有什么意义?
凌玉章解释道,福建不抱一步登天的幻想,我们清楚与奔驰、宝马、三菱作合作根本不可能。我们退一步,想做一汽二汽的子公司,可人家不干。福建是被遗忘的孩子,没人疼没人抱,现在有人跟我们合作就不错了。台湾汽车用的是三菱技术,但也有自己的几十项专利。再说啦,现在全国一年才生产100万台汽车,一汽二汽一年也才出厂10万台汽车。台湾的生产能力也是10万台,了不得啦。俗话说,稻壳搓绳起头难,我若能起头年产3万台,之后才有发展提升一说。
国家计委领导听了凌玉章的一席话之后,派考察团赴闽考察,基本认可闽台汽车合作项目,同意闽台正式谈判,但不同意投资比例各占50%。
凌玉章再次找了国家计委领导,申辩道,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外方投资占比不得超过50%,51%才算超过。再说,要合作就必须协商,科技、管理都靠人家,我们即使占51%,也没有决定权。所以说,对福建来说51%和49%没任何意义。
更重要的是贾庆林书记与国家计委领导进行了沟通,国家计委这才让福建开了中外投资比例对等之先河。
项目预审通过后,闽台两家正式谈判。台方在确定投资金额、选车型、定厂名三项大事上充分尊重闽方意见。原先,台方要把自主开发的“威力卡”商务车拿来生产,闽方要“得力卡”车型,因为得力卡是台方与三菱合作产品,在大陆销路很好。厂名就按闽方的提议,叫做东南(福建)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东南汽车。
闽台商谈既定,接下来的工作是正式批报立项。陈明义省长带领凌玉章到了机械工业部,亲自把报告送到何光远部长手上。何光远说,我理解福建几代人要发展汽车工业的情怀,同意此事特事特办。
但报批立项有个程序,机械工业部会签之后,还要国家计委审批。国家计委领导审批之前,先要汽车司、工业司、投资司拿出意见。投资司副司长张国宝(后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在报告上批了一大段文字,最要命的是:东南汽车项目闽台两家投资仅有6030万美元,不到5亿人民币。从以往实践来看,创建一家合资汽车公司一般要上百亿人民币,你只有区区几亿元不是骗人吗?
凌玉章找了国家计委分管工业的正部级副主任曾培炎,曾培炎坚定支持福建上汽车项目,但看了张国宝的这段文字,也感到为难。他问凌玉章,你看怎么办?俄顷,他自问自答道,这样吧,你们省政府打个报告,说明闽台这个项目的投资是从省情出发,是科学合理的,实施过程保证不超预算。第二,你找国台办,由他们出个说明,这是两岸合作项目。凌玉章找到国台办分管经济的副主任陈云林,陈亲自写了一个报告给国家计委,省政府的报告也以最快的速度到了曾培炎手中。曾培炎这才写下了拟同意立项的批示。
若在正常年份,闽台汽车合作项目的审批程序到此已全部结束,曾培炎的批示也无需加个“拟”字。但是,当年国家已明文规定,不准再上汽车新项目,东南汽车就成了“破例项目”,因此,还要分管工业的邹家华副总理认可。但曾培炎同意闽台合作可以先行启动。
1995年9月19日,闽台双方正式签约。
1995年11月23日,东南汽车公司正式注册成立。
1996年7月14日,东南汽车第一台得利卡汽车下线。但此时得利卡还没有户口。为得利卡户口之事,1995年6月,82岁高龄的吴舜文女士赴京求见江泽民总书记。是年6月27日,江泽民在中南海接见了吴舜文及台湾裕隆集团高层领导,表示了对闽台汽车合作的支持。
1997年5月,凌玉章获准到邹家华副总理办公室汇报情况。邹家华问凌玉章:这个项目谁知道?凌玉章回答说,曾培炎主任清楚。
邹家华在电话中问曾培炎,我要去福建看看,听说有个东南汽车,怎么样?
曾培炎回答说,这个项目已具备审批条件,请你到厂里看看,表个态吧。
1997年6月22日下午,邹家华视察东南汽车生产车间。当时新厂尚在建设,“得利卡”生产线设在福建汽车厂的老厂房之中。虽然厂房有些破旧,但生产线却是从德国和日本进口的先进设备,不仅能够生产轻型客车,换个模具马上就能生产轿车。邹家华是工业制造的行家,他仔仔细细观看得利卡的各个生产环节,一边看一边问,兴致勃勃,并多次表示,他对得利卡的参数、性能、外观、性价比很是满意。原计划看半小时,结果超过1个小时还在看。北京来的卫士一再催促凌玉章,天这么热,不要再让首长看了!凌玉章这才依依不舍地送邹家华上车。刚走近车门,邹家华突然问凌玉章,“你这新车能不能开?”
“当然能开!”凌玉章知道邹家华爱开车,早已把刚下线的得利卡发动好了,侯在车间门口。
邹家华上了一辆锃光发亮的得利卡,一踩油门,车子便出了厂区冲上了马路,兜了很大一圈才回来。
这一举动把警卫们吓坏了,但邹家华下车后非常高兴,他对身边的记者说,这车很好!
趁邹家华正在兴头上,凌玉章趁机请求道,总理,给我们题个字吧。
次日一早,秘书就把邹家华的题词交给了凌玉章。展开一看,“东南汽车”四个大字熠熠生辉,这让凌玉章如获至宝,因为这四个大字就是最好的认可。
邹家华到厦门后,对新上任的省长贺国强说,你们一个月内要把审批件办掉。因为8月底换届,邹家华将从副总理位置上退下来,他希望在自己任内把东南汽车项目办妥。
7月13日,贺国强省长带领凌玉章赴京向国家机械工业部包叙定部长、国家计委曾培炎副主任汇报东南汽车合作项目情况。
7月31日,东南汽车青口易地扩建项目建议书获国家计委批准。
四
福建汽车工业的创业之路可谓一路风雨,一路坎坷。但风雨之后终见彩虹。1998年2月25日,位于闽侯县青口镇的新厂址破土动工。1999年9月25日,投资2.3亿美元的一期工程竣工投产。颇受市场青睐的轻型客车“得利卡”,以及之后诞生的豪华型家庭休闲车“富利卡”走向全国。2003年,这两种车年销量4.7万台,占全国轻客市场份额的13%。短短四五年时间,东南汽车公司竟成了中国第二大轻客制造生产企业。
然而,这点成就在省委书记宋德福、省长习近平看来仅仅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国家计委批给东南汽车的年产量为3万台,4.7万台已经超标。但在汽车业界来说,跨不过10万台这个门坎,就上不了规模,一只小船无法与航母抗衡。再者,与台企合作虽解决了入行问题,但解决不了核心竞争力问题。因此,新一届省委、省政府决心转型升级,再上两个新项目,一是生产轿车,解决生产规模问题;二是与奔驰合作,解决品牌问题。
与奔驰合作项目比较顺利,但也遇到一些险情。2001年5月31日,福汽集团公司与德国戴·克集团达成轻型汽车项目合作意向。但此时冒出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北京汽车集团原先与奔驰合作,生产奔驰牌轿车和大客车,如今,他想搞成一条龙,把德国的轻型汽车项目也揽入怀中。从生产基础、合作经验和区位优势来说,北京都远远超过福建。怎么办?不能搞竞争,只能动用“外交资源”。省委、省政府派出一位副省长与北京分管工业的副市长陆昊会面,谈感情、讲大局、求支持。陆昊慷慨答应退出竞争,并向国家有关部委出具了北京终止与戴·克集团轻型车合作意向的证明。
相比之下,轿车项目就难之又难了。
2000年,国家明文规定,不再上轿车项目。省领导决定,不报轿车项目,改报技改项目,不增加生产线,只改装汽车模具,以“曲线救国”模式投产轿车。技改项目属国家经贸委管。习近平把国家经贸委主任李荣融请来福建考察。他向李荣融陈述了东南汽车如不能尽快扩大生产规模,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福建计划改一条生产线生产轿车,请支持汽车工业刚刚起步的福建。
李荣融觉得福建省有改变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党心民心可贵,支持福建以技改方式生产轿车合情合理,准备签字同意。但他身边的一位司长提醒,这是重大项目,应让吴邦国副总理知道。
经李荣融牵线,2001年10月9日,吴邦国在中南海接见了凌玉章及东南汽车副总经理王志勇。
凌玉章首先递上吴邦国不久前视察东南汽车公司时的照片册。吴邦国知道凌玉章是上海人,自己又在上海当过市长,便自然谈到了上海的汽车工业。凌玉章趁机说,总理您看过了东南汽车的生产线,全是当今一流水平,换个模具就能生产轿车。没有轿车生产,规模上不去呀。
吴邦国说,中央已明确不上轿车新项目,我也不好批。我给你们出个主意,能不能按奇瑞的办法批这个项目。
凌玉章知道,大企业集团可以以扩建形式报批新项目。奇瑞轿车项目就是以上汽集团扩建项目报批的,奇瑞拿出20%的股份给上汽作为回报。
吴邦国又说,我帮你们给上汽讲一下,这样行不行。
凌玉章说,总理,这办法好是好,在奇瑞行得通,在东南汽车行不通。奇瑞是国有企业,股份都是国家的;可东南汽车不一样,一半股份是台商的,让他拿出10%,我怎么去讲呢?
吴邦国也觉得不合适,他问,你说怎么办?
凌玉章回答道,全中国只有东南汽车一家是闽台汽车合资项目,非常特殊,你是否可以特批?
吴邦国笑道,说半天还是让我来批。
凌玉章急忙请求道,你可否接见台湾裕隆集团总裁吴舜文女士?吴邦国点头应允。
2001年10月15日,吴邦国会见了专程赴京汇报的吴舜文女士,对东南汽车二期轿车项目表示支持。
东南汽车二期轿车项目于2003年投产,形成了年产15万台的能力。东南汽车公司生产的轿车取名“菱帅”,采用的是“三菱”技术,当年卖出8万台,赚了8亿多人民币。
东南汽车与德国奔驰合作之后,主动融入了国际汽车大潮,迅速成长为国内汽车骨干企业之一。东南汽车有了实力,与其合作的配套企业由最初林信义从台湾带来的37家,发展到如今的70多家,三菱公司也成为合作伙伴,占有东南汽车公司25%的股份。台湾华擎公司也加入了合作队伍,成为发动机项目的一家股东。到如今,东南公司已开发出40多种车型,既重国际品牌,又重自主品牌的路线大获成功。2014年产值突破60亿元,2016年超过100亿元。东南汽车公司不仅为福建的汽车工业杀出了一条血路,而且为福建的工业制造树立了榜样。
习近平总书记在任福建省省长时,多次在会议上赞扬东南汽车的创业精神,说东南汽车圆了福建三代人的造车梦。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闽侯》;图片来源于生态闽侯公众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