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8 00:0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魏爱花



风雨“虾蛄”桥

 

魏爱花

 

 

在周宁,古官道是历史文明不可或缺的见证。它翻越一座座山峦,一条条溪涧,自繁华走向荒芜,又自荒芜迈向下一个繁华,仿若飞天遗落人间的飘带,蜿蜒盘旋于此起彼伏的崇山峻岭,若隐若现于绿野荒原,串起散落在山间的零星村落,也串起一个独属于周宁的地域文明。

山高岩峭,涧深路遥,在绵长的古官道里,灰顶翘檐的“厝”桥,成了山间一道难得的风景。这,就是木拱廊桥!它立足石台,横跨湍流,却又低调地着一身灰黑:头顶灰瓦,身披鱼鳞板,只以飞翘的檐角,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仿佛参透岁月的老者,深山溪涧里独自坐享岁月的安宁与寂寞,默默诠释着明代柳祖康的《木廊桥》:独飞溪谷千余载,风雨侵蚀永不朽。为民为客休安过,天下惟有木廊桥。

木拱廊桥,下为木拱,上为廊屋。无廊屋则为木拱桥。在古代,木拱桥有“虹桥”“无柱飞桥”之称,最早见于《清明上河图》,因而有“南拱北虹”之说。而木拱廊桥又因其底为八字形骨架,上覆廊屋,俯瞰形似“虾蛄”,也就成了周宁人口中的“虾蛄”桥。

周宁至今留存着十大木拱廊桥,分别是:后垄桥、登龙桥、竹岭桥、三仙桥、七仙桥、外店桥、院林桥、长峰桥、上坑桥、楼下桥。其中,有史可考,历史最为悠久的当属禾溪三仙桥,现存最为完整,廊屋最长的当属八蒲登龙桥,而最为奇崛险峻的则是礼门后垅桥。

三仙桥,位于周宁县纯池镇禾溪村,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1917年加宽重建。木拱廊屋为双檐歇山顶,长18.4米,宽5.4米,桥屋7开间,杉木柱36根,藻井彩画绘于1920年。桥正中和两端均另建四坡顶桥屋。大桥两端建有门亭。桥中供奉着“杨、柳、倪”三仙,故名“三仙桥”。

三仙桥下溪面宽阔,溪水清澈见底,饲养着无数青灰色的鲤鱼。傍晚时分,晚风习习,溪流潺声依旧,鱼儿沉落,而桥上人声渐起:一角油灯,映照着因岁月侵蚀而显暗沉的木板,以及漆影斑驳的藻井古画,与围坐桥内两侧、三五成群纳凉的村民,伴随着碓楼风车咿呀,与清脆的罄音,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说书声融成一曲奇特的乡村小调。

三仙桥的故事很长,村庄的起落、名人的功过、村民的喜乐以及河中鲤鱼的爱恨情仇,在一首首回头诗里,老成即将羽化的苍白的红纸,最后于一声叹息中化作廊屋桥里的一滴墨点,写满沧桑。

八蒲登龙桥。位于七步镇八蒲村,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水毁后,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八蒲村民黄宠等募建,后又经历了数次募修、重建,现桥为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年重建,1986年村民饰修。桥长38米,宽4.9米,单孔净跨23.5米,离水高9米,桥台石砌,全桥用杉木建造,桥面木板上铺砌青砖以防火。桥上建单檐硬山顶廊屋,15开间,用柱66根,桥中神龛供奉着真武大帝与观音菩萨。旧时村民为养育子女,护佑子女平安,便到真武大帝前求为“寄子”,挂以竹制弓箭为证。

20世纪,公路还未开通之前,作为玛坑、咸村至梨坪缴纳公粮的必经之路,登龙桥一度繁荣,除了周边商铺,仅桥上,就开设了五间店铺,或售卖周宁特色扁肉、拌面,或售卖麦芽糖、光饼、橘饼等,极为兴隆。而今,古道埋于荒草,只留下道边上的魏姑婆庙与文昌阁无言肃立。

但登龙桥并不寂寞,八蒲龙的传说依然在此间口口相传,村里的女信众们依然喜欢在廊屋内焚香诵经,最为热闹的是每年的端午节。其时,邻近村落的信众齐聚桥上,或着缁衣,或着清末蓝衫,或着崭新长袖衬衫,于桥上点烛焚香、诵经祈福,而后由德高望重者领头,排队绕行廊屋,名曰“走桥”。桥上香烟缭绕,诵经声此起彼伏,颇为壮观。正午时分,信众们将捆扎着铜钱(或硬币)的粽子,自桥上窗边投下,以祀屈原。村中妇女自发筹集资金、物质,邀请远道而来的客人共进午餐,多时达三四百人。

后垅桥,位于礼门乡后垅村上游,创建年代不详,清康熙年间重修,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重建,1921年为阻止屏南“乌线会”洗劫礼门,被忍痛烧毁。现桥为1964年重建,桥长34.3米,宽4.7米,拱跨30米。距水面19米。两端桥台建在悬崖上,廊屋高4米。站在后垅桥上往外瞧,雄伟壮观,被誉为“福建第一大峡谷”“闽东的西双版纳”的后垅溪峡谷呈现眼前。20多米的纵深,潭幽水清,两岸峰峦叠嶂,山高峰险,然草木葳蕤,绿树红花,石滩上蒹葭苍苍,美不胜收。

被誉为中国木拱廊桥营造技艺之乡的秀坑村就掩映在邻近的群山之中。村中的张氏家族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一直到1968年都在不断地建造和修缮木拱廊桥,其建造的廊桥遍及闽东北、浙西南地区,造桥技艺则是融合了周宁张、何、魏三大营造世家的优势,深受时人青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耄耋之年的张昌智老师傅,2015年赴德国雷根斯堡建造的廊桥,成为海外建成的首座中国木拱廊桥。

周宁是廊桥之乡,除了秀坑村,纯池镇的禾溪村、纯池村以及礼门乡的梅渡村、洋坪村曾经都出过造桥师傅。据《周宁交通志》记载:早在宋咸淳三年(1267年),浦源镇大桥头村就建有木拱廊桥,名“德成桥”。明代中叶,木拱廊桥营造技艺传入我县。清末,全县共有廊桥23座,因焚毁、水毁,至2008年,仅余10座。

如果说廊桥给了旅人、村民满满的温情与寄托,那么,对于建造廊桥的张氏世家来说,廊桥不仅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手段,更是他们祖祖辈辈的骄傲。

建造廊桥的分工有所不同,可分为主墨、木匠两类。主墨,即廊桥的设计者和施工员。木匠为主体工程的缔造者。

木拱廊桥的制作堪称“中国一绝”。其构造主要采用“纵骨”和“横骨”相结合的方式组成。“横骨”俗称“牛头梁”,“纵骨”俗称三节苗、五节苗。建造时,“纵横相贯,别压穿顶,相互承托,逐节伸展,最后达到完整和稳定”(选自《木拱廊桥营造技艺》)。其间,不用钉铆,而以传统榫卯技术相连,使得整个拱架紧密无间,大大增强了木拱架的支撑荷载力,同时减少了纵向推力和反推力,达到抗弯、抗压、抗拉、抗侧移的奇妙效果。为了增加木拱桥的使用寿命,人们在廊架上建廊屋,在桥面上铺砌砖石,使得桥面更为经久耐用。

然而,建造如此辉煌的木拱廊桥却也不是一帆风顺。据县博物馆郑勇先生介绍,古时廊桥建造过程中,还有一支不为人知的工种,那就是“水兵”。所谓“水兵”,水性必须极佳,其在廊桥制作过程中的作用虽技巧性不强,却极为危险。正所谓艺高人胆大。廊桥建造伊始,需先得在深水涧中放下水柱架,而后“水兵”便沿着水柱架攀爬至架顶,开展作业,旧时没有安全绳,匠人们一不小心从架上落入水中,便容易造成意外,尤其是在类似后垅桥那样两岸崖石高耸,深入水底达20多米的深涧寒潭,其危险性不言而喻。因而上架前,主家往往须给上架人先备上两块银元,一碗烧酒,颇有些“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味道。

而今,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坚固耐用的水泥桥,石拱桥遍布城乡,木拱廊桥也逐渐走向衰弱。木拱廊桥技艺虽然得到了保护,但传承人却青黄不接。

就在这样越来越稀少的古廊桥上,昔日人们迎来送往,挥手送别的惆怅,已然沉淀成廊桥上古老斑驳的木纹。村里的人越来越少,木屋空置,土墙倾颓,荒草从古道漫进庭院,也漫进了廊桥的肺腑。木拱廊桥,垂垂老矣!于是再读柳祖康的《木廊桥》,便有了更深一层的怅惘。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 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