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2 11:3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黄锦萍



屏南是个戏窝子

 

黄锦萍

 

 

屏南是个戏窝子,方圆148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然藏着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两个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2012年,屏南两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戏曲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把屏南民间戏曲比作一部大戏,那么,四平戏、平讲戏、乱弹戏、四平傀儡戏、杖头木偶戏,则是这部大戏中的“戏中戏”。

 

第一幕  四平戏

 

正值盛夏,龙潭村不大的戏台上,四平戏演员正在满头大汗地进行排练,他们在为当晚的惠民演出做准备。有些陈旧的大幕垂挂在舞台两侧,这与被称为“活化石”的四平戏有些吻合,有年代感啊。来这里排练的演员都住在城关,年龄显然偏大,长着高个子的剧团团长陈官购,用他的私家车,把几位一路上叽叽喳喳的演员载到龙潭村。

长期从事舞台工作的我,对四平戏还是有所了解的,“明代四平腔遗响”的四平戏,自然十分珍稀。之前戏剧界专家认为四平腔已在我国绝种消失,并被写入《中国戏曲曲艺辞典》。想不到在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却意外地在政和、屏南等地的大山深处,听到了四平戏那高昂粗犷、诙谐风趣的唱腔,看到在山村的古老戏台上,年复一年地上演着代代相传的剧目,一时轰动全国戏剧界。福建戏剧界专家更是兴奋不已,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论证,让古老的四平戏放射出“活化石”的光芒。

戏台上,74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秀雨,为我清唱了一段四平戏:“啊唉,小校,方才妇人家说道,有夫不能依靠,有子不能奉亲,这等看起来……”一人演唱多人帮腔,从老时光里传出的千古绝唱,还是那么原汁原味。陈秀雨高亢的演唱很快吸引了龙潭村的游客和乡亲,剧场里的人慢慢多了起来。陈秀雨说,四平戏是祖宗戏,一定会一代代传下去。世居戏窝子龙潭村的陈秀雨14岁学戏,16岁登台表演。早先,龙潭四平戏有严格的班规和习俗,父传子,传媳不传女。1958年,龙潭村的四平戏班开始招收女学员,陈秀雨是村里第一批学唱戏的村姑,是龙潭四平戏第12代传人,也是唯一可演旦、丑、末等角色的全才,能演20多种传统剧目。

追溯四平戏的渊源,自明代传入屏南以来,至今已传至15代。四平戏由明代中叶流行的四大声腔之一“弋阳腔”演变而成,嘉靖年间盛行于安徽一带。明末清初,四平戏随商人、官员传入福建政和、屏南等地。清中叶后,四平腔为徽调、婺剧所吸收,成为常用腔调之一。据乾隆十七年(1753年)《屏南县志》记载:元旦,拜祖先尊长,鸣锣放鞭炮,十一、十二起,县民演剧庆赞。又据乾隆五年(1740年)《屏南县志》记载:山头奶宫,在城东门外东山上,昔有孝女为父讼冤至此殁焉,或云神戴姓,邑人于六月初一演剧庆赞。至此,龙潭“四平戏”戏班正式走向民间。清嘉庆至道光、咸丰年间,龙潭村人又陆续组建“老祥云”“新祥云”“赛祥云”等四平戏戏班。清咸丰年间,贡生黄正绅,因慕龙潭“四平戏”,特地携儿从旧城所在地双溪镇,翻山越岭步行几十里来龙潭村看戏,并留下一首《龙潭村观剧赠陈陶川茂才》诗:“到门溪水响潺潺,一榻全收四面山。佳景乍经当驻足,帮人相见况开颜。欢筵鸡黍叨元伯,舞榭钗裙讶小蛮。喜得从行二三子,归途也学唱刀环。”“四平戏”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保存着原始弋阳高腔的四平戏,至今仍遗存着大批宋代南戏与明清传奇剧目的清代手抄古本,这十分了得。由于“错用乡语”,随意性、即兴式的插科打诨表演,保存了大量民间口头文学、科诨动作,古音韵发声、古声腔唱法,武打套路等,都是极为难得的珍藏。

村上的人说,早年村里几乎人人都会哼上几段,下田农作的村姑或是上山砍柴的小伙,都爱边劳作边唱,加上句末有帮腔的特点,经常出现一人高唱众人应和的情景,那欢乐而富有情趣的场面令人回味。由于没有唱谱、符号,单靠师傅言传身授,一半以上技艺已失传。“看戏屏南班,下酒老鼠干,零吃地瓜干,配粥豆腐干”,这几句闽东北民谣,道出了屏南四平戏的广泛影响,当地村民风趣地说,“龙潭村的鸡母都会唱四平”,可见四平戏在屏南是多么根深蒂固。

2008年,陈秀雨、陈大并入选第2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平戏传承人名单。陈玉光、陈官铁、陈锦蜜等15人分别入选省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第二幕  平讲戏

 

何为平讲戏?就是以福建地方方言演唱戏文的高腔剧种,已有400年历史。屏南漈头村是平讲戏的发源地,作为闽剧的前身,剧种主要特点是,道白、歌唱用福州土官话,前台唱,后台帮,“一人启口,众人接和”,如同民间的夯歌号子和秧歌。平讲戏多吸收当地民歌俚语,演出内容大多表现爱情婚姻和劳动生活。当地流传着这样的的歌谣“东山岗,平讲班,台搭后门山,丈夫去做戏,妇女管田山,演过六月四,还有八月三。”可见平讲戏盛极一时。

平讲戏由明末清初流行于闽东民间的“驮故事”也称“肩头棚”表演演变而成的,形成于清代初期,鼎盛于清咸丰、同治年间;起源于福建屏南,流行于闽东北及福州等广大地区。清光绪末年到民国初期,平讲戏与儒林戏、江湖戏开始结合俗称“三合响”,形成今日闽剧的雏形。1984年,在屏南棠口乡龙源村陆姓老艺人家里,发现了清嘉庆年间该村龙源平讲班遗留下来的两箱戏装,共31件,内有生、旦、净、末等角色穿戴的衣裙、莽挂、帽盔等,刺绣精美,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发现的,数量最多、有明确年代记载的古戏装。

画眉勾眼一支笔;梦回清朝一袭衣;高腔萦绕一段曲;演尽百态一出戏。平讲戏“非遗”传承人、83岁高龄的张尊盟与平讲戏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其一招一式、一颦一蹙,一甩手、一亮相,堪称平讲戏的“老戏骨”。张尊盟介绍说,清康熙初年,耿精忠派兵驻扎在屏南龙岗寨,寨主即漈头村人张良瑞。耿精忠军中演唱戏曲和散曲十分流行,四平戏、杖头木偶戏便是在那时传入漈头村的。康熙八年(1669年),耿精忠叛乱失败,军中艺人逃亡民间,为了生存,他们改用福州方言演唱。平讲戏就是形成于这一时期。清康熙九年(1670年),平讲戏艺人张志慎举家迁往漈头下村定居,成为漈头下村开基祖。相传,张志慎20岁从艺,由于能识文断字、声色俱佳,就在平讲班中演小旦,30岁时成名,红遍屏南、古田等地。在张志慎影响下,平讲戏成为漈头张姓宗族的戏剧,一直在村中传承。清中后叶,屏南平讲戏一度走向繁盛,全县132村创办平讲班,平讲艺人多达数千之众,成为当地最具影响的地方剧种。清末到民国期间,由于受战乱影响,平讲戏渐渐走向衰落。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以来,平讲戏得到恢复,全县复办平讲戏班30多个。

当地民俗专家为我们梳理了屏南古戏曲的文脉:明嘉靖、万历年间,四平腔传入屏南,发展成地方剧种四平戏,由于四平戏的影响,本地提线木偶戏吸收了四平腔成为四平傀儡戏,而其声腔又与当地民间小戏相结合又演变成平讲戏。

古老剧种的传播,新兴剧种的崛起,外省皮黄声腔与民歌小调小戏的传入,形成以吹腔为主要唱腔的“乱弹”,于清中叶从浙江南部传入闽东北各地,时称“北路班”。清中叶后期的屏南,形成了四平戏、平讲戏、乱弹戏、木偶戏等剧种,诸腔陈杂的态势。

民国时期,屏南的乱弹戏得到较大发展,而四平戏、平讲戏则渐渐走向衰弱,随着徽戏、闽剧的传入与发展,更加深了这一进程。这一时期屏南有四平戏、平讲戏、乱弹戏、徽戏、闽剧,以及四平傀儡戏、杖头木偶戏等7个戏曲剧种。

2006年,四平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平讲戏列入第2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乱弹戏、杖头木偶戏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屏南是个戏窝子,演不尽古往今来沧桑事。屏南是个戏窝子,古老的龙潭村搭建了一座新戏台,演给天南地北慕名而来搞文创的年轻人看。

(本文选自《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