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星塔·中国塔
章 武
传说明朝末年,有一艘来自荷兰的帆船,从马六甲海峡驶进南中国海,并继续扬帆北上。不料,它在途中遇上狂风巨浪,并一度在茫茫大海中迷失了方向。后来,它驶进一条不知名的大江,风浪这才渐渐平息。不久,江岸上浮现出一座高耸的塔影,渐行渐近,那塔影居然很清晰地勾画出七层八角的精美轮廓,显然,只有中国的宝塔才能有如此精美的造型。于是,满船水手全都不约而同地齐声欢呼:中国塔,中国塔!
这条大江,就是从武夷山流入东海的闽江;这座宝塔,就是福州市马尾港的罗星塔。它,早在明朝初年,就绘入《郑和航海图》,后来,又被收入《航海经针图册》,成为国际公认的重要海上航标之一。由于进出马尾港的外轮都要在罗星塔下抛锚停泊,所以,它在世界地图上的英文名称为“塔锚地”。到了清代,作为福州最早开设的邮局之一,以罗星塔命名的邮局正式成立,来自全世界各地的邮件,只要写上“中国塔”,便可准确无误地寄达马尾港。
众所周知,在中国沿海,凡是江河溪流入海处,凡有海船进出的港口,往往都有高耸的宝塔。那么,在无数宝塔中,为何只有罗星塔才被外国人誉称之为中国塔呢?
显然,这并非荷兰水手一次偶然的奇遇和一时的心血来潮。探其究竟,笔者以为,它至少有三个层面的原因。
其一,罗星塔是中国塔式建筑的瑰宝,它的外观富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据福州民间传说及《闽都记》《闽都别记》等古籍记载,最初的罗星塔系宋代岭南女子柳七娘所建,其本意是为冤死闽海的亡夫祈求冥福。因塔基座落在江中孤屿磨心岛上,俗称磨心塔。在福州方言中,“磨心”发音似同“罗星”,久而久之,它就被雅称为罗星塔了。至于它最早出现时是木塔、砖塔还是石塔?因年代久远,已无从查考。在史料中有确切记载的是,明万历年间,它已在台风中倾颓坍塌。到了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著名学者徐勃上书朝廷,以“振文运事”和“万舶识门庭”为由,请求政府修复古塔。于是,一座高30米,花岗岩仿木结构的七层八角宝塔,便在原址上巍巍然站了起来。也许,这是经官方批准的一项重点基建工程吧,它集中了当时一批最优秀的设计师、建筑师和能工巧匠,因此,它的建筑美轮美奂,其楼阁式的空心塔身内,每一层都藏有楼梯,并通过朝向不同的双开门与外部环廊相接,游人可循此步步登高,环环绕行,层层向上,直至顶端的塔刹之下,临风凭栏,俯瞰塔底下三江汇流、波涛汹涌的壮观。至于全塔上下,各式各样的石门框、石栏杆、石斗拱、石飞檐、石佛龛及其石雕像,全都精雕细刻,玲珑剔透,充分展示古代中国石构建筑艺术之科学、之华美、之精湛。风从江上来,从海上来,但听塔铃叮当作响,与江涛海潮遥相呼应,更增添天地之间、陆海之间无穷无尽的情韵。难怪,荷兰水手远远望见它,便认定它不同于欧洲教堂直上直下的尖顶钟楼,只有中国——神秘的东方文明古国,才能有如此无与伦比的建筑艺术创造!
其二,在中国历史时空的坐标上,罗星塔位居十分独特的位置。它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因地处盛产茶叶的闽江下游,曾被外国人称为“东方茶港”。与此同时,它又是中国历史上众多重大事件的见证者。比如,在近代,马尾港就曾创造出许多中国第一:第一所船政学堂,第一家大规模的造船产业基地,第一艘中国军舰,第一架水上飞机,第一所电报学堂,第一条海底通讯电缆,第一位船政大臣,第一支海军舰队,第一批留洋学生,第一批外文翻译家,以及第一批造船业、兵器业、铁路业等各界科技精英……当然,它也目睹了中国近代第一场海战,令人痛心疾首的中法马江海战,短短半小时,就让中国人彻底醒悟:“落后就要挨打”……正因为在它身上,有如此之多的中国元素,它身上的每一块塔石,都牵动着中国人最敏感的神经;它脚下的每一片帆影,也都吸引着全世界目光的关注。它,既是中国历史的见证者,它自己本身,也成为中国史书上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词。
第三,最重要的,是从罗星塔下走向全国的一大批闽海精英,包括林则徐、左宗棠、沈葆桢、严复、林纾、邓世昌、詹天佑、萨镇冰等,都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是泱泱然国家之大气,是浩浩然民族之正气,是凛凛然英雄之风骨,是煌煌然人格之光辉!而罗星塔的形象,就是他们巍然屹立的象征——夜海茫茫,它是光芒四射的灯塔;恶浪滔滔,它是擎天立地的定海神针;炮火隆隆,它是坚守海疆的忠勇将士;而当晴空万里、海不扬波之际,它又如同祖国母亲高高举起的手臂,向扬帆出海或远航归来的中华儿女挥动致意。当然,作为古今海上丝绸之路向世界未来延伸的一个重要节点,它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大标志,高瞻远瞩的它,最具有“开眼看世界”的广阔视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胸怀。显然,罗星塔的塔魂,就是伟大的中国精神!
正因为如此,作为中国塔的罗星塔,古往今来,成为中国文学家、艺术家创作的一大源泉,一大主题,同样,作为中国塔的罗星塔,也吸引世界各国文艺界同行关注的目光,并激发起他们丰沛的创作灵感与创作激情。2015年冬,当笔者再一次来到古老的罗星塔下采风时,就听到区里的同志多次讲述来自异域他邦的三个故事,三个美丽而又动人的故事。尽管这三个故事发生的时间跨度长达近一个世纪,且故事发生的地点涉及中国、英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但故事中的情节却前后相连,一环套着一环,听起来,就像是用外语演唱的罗星塔三部曲,令人一唱三叹,荡气回肠……
三部曲之一:英国女诗人的一首诗。这首诗,题为《途经古老的罗星塔》,诞生于至今90多年前的1924年,其作者,是英国女诗人西赛·福克斯·史密斯(1882-1954),她一生创作了630多首诗歌,尤以海洋题材诗歌著称。1912年,30岁的她,开始居住在加拿大温哥华岛的詹姆士湾,每天傍晚时分,她常在附近的码头散步,向当地水手打听有关世界各地港口的故事。有一天,她听到在遥远的中国,有个神秘的“东方茶港”,叫马尾港,港口有座美丽的宝塔,叫罗星塔,她幼时在英国最爱喝的下午茶――中国红茶,就来自那里,是英国人的先辈,用当年最好的木帆船——“飞剪船”,直接从罗星塔下运抵伦敦港的。于是,诗的灵感,就像闪电一般,照亮了她幼时在英国生活的全部记忆,她凭借其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美丽的想象,创作出这首诗,并于1924年正式发表。诗中,她充满激情地歌唱:“途经古老的罗星塔,驰过十五艘帆船,桅杆如林,名字如歌声飞扬”;“扬帆罗星塔,竞向伦敦航,满载着中国茶的芬芳,只为沁香泰晤士河畔。”
三部曲之二,美国歌手的一首歌。英国女诗人的这首诗发表84年之后,即2009年,它再次点燃了一位美国著名歌手的创作激情,他的名字叫查尔斯·伊布卡,1942年出生于美国中海岸缅因洲,从小喜欢民歌,大学毕业后,他在波特兰民间俱乐部从事音乐活动,后来,又组建乐队,经常举办海洋歌曲演唱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读到英国女诗人的这首诗,无比激动,于是,他把这首诗改编成一首长达4分12秒的歌曲。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古代故事,自由奔放的美国民歌旋律,再加上班卓琴等伴奏乐器的美妙音响,使其大受听众欢迎。2009年,他把这首歌收录进CD专辑,从此,更是广为流传。
三部曲之三:美国与澳大利亚画家的三幅画。对罗星塔深感兴趣的,不仅有诗人,有音乐家,更有许多画家。例如,以描绘古老帆船著称的美国传奇海洋画家蒙塔古·道森(1895—1973年),就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1973年,创作出油画《罗星塔》,画中,运送茶叶的“飞剪船”卡萨蒂克号,是英国造船史上行驶最快的一艘巨型帆船,为英国之国宝。其背后的小山上,罗星塔高耸的塔影,在暮色苍茫中蒙蒙眬眬,依稀可辨。无独有偶,另一位美国画家雷蒙德·梅西,也画了《古老的罗星塔畔》,在多艘帆船的背后,七层八角的罗星塔历历在目,连每一层塔门都清晰可见。可惜,有关他的生平资料不详,我们无法判断此画诞生的具体时间。
对罗星塔画作投入时间最多的画家,当数澳大利亚的李查·林顿。他1935年出生于墨尔本,是一位以海洋画作著称于世的画家,其画作曾多次荣获世界性大奖,并为众多美术馆所收藏。他毕生研究英国运茶帆船及中外茶叶贸易历史,对中国罗星塔向往已久。1996年,年届花甲的他,专程来华考察,并在罗星塔下徘徊了整整七天之久。他拿出随身携带的一张照片,一张前人拍摄于1869年的老照片,认真进行比对,并仔细观察塔下马江江面从早到晚的光线变化,最终认定夕阳西下、落日熔金之际,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回到墨尔本后,他用一年时间,用铅笔细细画出草图,再花五年时间,终于创作完成一幅题为《在闽江上》的巨幅油画,再现一百多年前“东方茶港”帆樯林立,外贸兴旺的繁荣景象。有趣的是,画家太热爱马尾港了,居然情不自禁地把自已和女儿的形象画入画中,成为古代的船长及其夫人,他俩在与中国茶商顺利谈判之后,正从岸上回到江面的小船上,水手们为他俩划桨,船桨激起浪花朵朵,宛如他俩的心花怒放。于是,在这幅典型的现实主义画作上,又增添上浓浓的浪漫主义情调。据画家本人说,“我将所有的绘画技巧应用于此,这是我一生中花费心血最多的一幅画。”画作完成之后,他把它珍藏在自己家里,终日相守。直到15年过后,来了一位同样热爱罗星塔的不速之客,他就是上文所说的美国歌手查尔斯·伊布卡,心有灵犀一点通,他立即把这幅画拍成照片,寄给了与他早有联系的中国马尾船政文化管理委员会……
感谢马尾区的同志,为我提供珍贵的图文资料,让我能向读者转述以上三个故事。我相信,有关罗星塔的故事并未到此结束,有关中国塔的文艺创作也还在延续。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宏伟战略的实施,随着福州市将建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枢纽城市,而马尾经济开放区也将成为未来福州新区的核心区,那么,更多更美更动人的中外文艺精品,也将继续为罗星塔锦上添花,只因为:罗星塔不光是罗星塔,而是世界公认的中国塔。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瑰宝》)